蛊(卦十八)——子承父业的教诲
[
2009/11/07 18:34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蛊①:元亨。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②。
【译文】 蛊卦:大吉大利。利于涉水渡河,但须在甲前三日之辛日与甲后三日之丁日启程。
【注释】 ①蛊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巽下艮上)。本卦上卦为艮,艮为山,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高山沉静,喻贤人稳居其位;风行山下,喻百姓蒙受教化。于是贤愚得位,风吹草偃,国事可为,功业可就,所以卦名曰蛊。蛊,《广雅?释诂》:“事也。”②先甲三日,即甲日前三天,即辛日。后甲三日,即甲日后三天,即丁日。高亨说:“我国上古历法:每年十二月(有闰月,置岁末)。每月三旬。每旬十日,以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字记之。每旬之第一日为甲日,第二日为乙日,第三日为丙日,余以类推。据甲骨刻辞,殷代已用此历法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蛊,刚上而柔下,巽而止,蛊。“蛊,元亨”,而天下治也。“利涉大川”,往有事也。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,终则有始,天行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蛊,上卦为艮,艮为刚,下卦为巽,巽为柔,所以说刚上而柔下。下卦为巽,义在谦逊,上卦为艮,义在静止,所以说谦逊而沉静,所以卦名为蛊。“蛊卦,弘大通泰”,这是天下大治之象。“利于涉水渡河”,此行乃有所事事。“甲前三日为辛日,甲后三日为丁日,从辛至丁共七日”,“七”正是易卦爻数的
循环周期,这是以天道运行为依据的。
【注释】 ①天行,天道。卦辞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,其间为七日。高亨说:“《彖》传以为天道至七而复,盖以天道之四时为据。以古代之气候学言之:春夏阳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共为六个月。秋冬为阴气处于统治地位时期,共为六个月。阴气自正月起,退出统治地位,至七月(正月后第七个月)又进入统治地位,是阴气至七而复。阴阳二气皆至七个月而复,终则又始,循环不已,即《彖》传所指‘终则有始,天行也’。”易卦爻数为六,依次上升至第七爻,则复于原爻,这也是依据至七而复的“天道”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山下有风,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艮为山,下卦为巽为风,贤人如山居于上,宣布德教施于下,所谓山下有风,这是巽卦盼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吹拂万物的风,从而振救万民,施行德教。
【原文】
初六:干父之蛊,有子考①。无咎,厉,终吉。
《象》曰:干父之蛊,意承考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继承父业,有一个孝顺的儿子,固然没有灾害,即使遇到危险,最后乃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继承父业,意思是继承其父遗志。
【注释】
①干,借为贯。《尔雅?释诂》:“贯,习也”。习,即继承。蛊,《序卦》:“蛊者,事也。”考,于省吾说:“考、孝金文通用。有子考即有子孝。”《象辞》释考为父,与经意有出入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干母之蛊①,不可贞。
《象》曰:干母之蛊,得中道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继承母业,则吉凶不可卜问。
《象辞》说:继承母业,九二处下卦中位,爻象显示其人得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干母之蛊,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,妇女没有地位,受刭轻蔑歧视,儿子如果继承母亲的意旨则为不吉利。但《象辞》释此爻辞显与经意不合,盖以九二爻位为据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干父之蛊,小有悔,无大咎也。
《象》曰:干父之蛊,终无咎也。
【译文】
九三:继承父业,即使稍有过错,也不会出大问题。
《象辞》说:继承父业,最终不会遭逢灾难。
【原文】
六四:裕父之蛊,往见吝①。
《象》曰:裕父之蛊,往未得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光大父业,施行起来困难重重。
《象辞》说:光大父业(困难重重),施行之中未尽得当。
【注释】
①裕,发扬,光大。吝,艰难。②得,得当。《礼记?大学》:“虑而后能得。”郑注:“得,谓得事之宜
也。”
【原文】
六五:干父之蛊,用誉①。
《象》曰:干父用誉,承以德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继承父业,博得了赞誉。
《象辞》说:继承父业而博得了赞誉,因为继承了其父的美好品德。
【注释】
①用,利。誉,赞誉,这里甩如动词,犹博取赞誉。
【原文】
上九: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
《象》曰:不事王侯,志可则也①。
【译文】
上九:不服务于王侯,因为其人看重自身价值。
《象辞》说:不服务于王侯,这种志趣可以效法。
【注释】
①则,榜样,楷摸,这里用如动词,犹言效法。
随(卦十七) 贩奴历史的真实记录
[
2009/11/07 18:33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随①:元亨,利贞,无咎。
【译文】 随卦:大吉大利,卜得吉兆,没有灾害。
【注释】 ①随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兑上)。本卦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;下卦为震,震为动。君王有所举动,而能取悦众心。说明臣民拥裁君王。服从君王意旨,如影之随形,如响之应声,所以卦名曰随。随,《说文》:“从也。”《广雅?释诂》:“随,顺也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随,刚来而下柔①,动而说,随。大、亨、贞,无咎。而天下随时,随时之义大矣哉!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随卦:下卦为震,震为刚,上卦为兑,兑为柔,这是阳刚居于阴柔之下,君王下礼臣民,臣民拥戴君上,君王有所举动,臣民乐于听从,因而卦名为随。随卦具有盛大、亨美、利物、贞正的品德,因而无过失。天下万事在于随时而行,“随时”的意义是伟大的。
【注释】 ①“刚来”句,本卦下卦为震,为阳,为刚;上卦为兑,为阴,为柔。震下兑上,是刚居柔下,以喻尊贵君子降位屈尊,下礼臣民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中有雷,随。君子以向晦入宴息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震,震为雷,上卦为兑,兑为泽;雷入泽中,大地寒凝,万物蛰伏,是随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随天时而沉寂的雷声,随时作息,向晚则入室休息。
【注释】 ①晦,《集解》引翟元曰:“晦者,冥也。”即暮夜。向晦,犹言向晚。宴,《说文》:“宴,安也。”宴息,犹言安息,休息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官有渝①,贞吉。出门交有功。
《象》曰:官有渝,从正吉也。出门交有功,不失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馆舍时里发生事故,筮遇此爻则吉,出门同行都得好处。
《象辞》说:官吏把事情办坏了,归从正道则吉利。出门同行都得好处,这是不失正道的缘故。
【注释】
①官,古馆字.馆舍。《象辞》解释官如官吏。渝,变,变故。《象辞》释“渝”为失败,与经意有异。
【原文】
六二:系小子,失丈夫①。
《象》曰:系小子,弗兼与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抓住了未成年的奴隶,跑了成年的奴隶。
《象辞》说:抓住了小的,跑了大的,意思是两者不能兼得。
【注释】
①本卦内容比较专一,多记录商旅之事,主要是奴隶的贩买情况。此爻为追捕奴隶的记录。以下各爻则记录了押送俘虏,将俘虏用作人牲的社会惨象。《象辞》作者不了解这一社会实际,用儒家理论,将各爻解释成一般性生活道理的反映。
【原文】
六三:系丈夫,答小子。随有求得①。利居贞。
《象》曰:系丈夫,志舍下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三:抓住了成年奴隶,跑了未成年奴隶。希望无失不如现得。筮遇此爻,卜问居处则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抓了大的,跑了小的,其志在于追逐大的,舍弃小的。
【注释】
①随,追随,这里指追求,占有。九四爻辞“随有获”,其意略同。②舍,舍弃。下,与上对言,价值高低大小之谓。
【原文】
九四:随有获,贞凶。有孚在道①,以明②,何咎?
《象》曰:随有获,其义凶也。有孚在道,明功也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同俘。道,道路。《象辞》释“孚”为忠信,“道”为正道、道义。②以,因为。明,明智。
【译文】
九四:追名逐利,贪多务获,卜问得凶兆。押送俘虏上路,明于约束,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追名逐利,贪多务获,这种人遭遇凶险是应该的。谨守信用,严守正道,这是明察事功的结果。
【原文】
九五:孚于嘉,吉①。
《象》曰:孚于嘉,吉,位中正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五:俘虏了不少嘉人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信守中正之道,诸事吉利,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守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同俘。《象辞》释“孚”为信守。嘉,李镜池认为是小国名。《象辞》释为嘉美,即中正之道。②位中正,此以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,九五,阳爻,居上卦中位,是谓得位。
【原文】
上六:拘系之,乃从维之①。王用亨于西山②。 《象》曰:拘系之,上穷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将俘虏拘禁起来,紧紧捆绑,周文王将他们作为人牲在西山祭祀神灵。 《象辞》说:被捆绑拘禁,因为上六居一卦之尽头,像人处于穷困之境地。
【注释】
①拘系,拘禁。维,捆绑。之,指代俘虏。②王。周文王。西山,在镐京之西,故称西山。亨,即享字,祭祀。全句说同文王在西山用俘虏作人牲,祭祀神灵。
豫(卦十六) —— 三思而后行
[
2009/11/07 18:32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豫①:利建侯、行师。
【译文】 豫卦:有利于封侯建国,出兵打仗。
【注释】 ①豫,卦名。本卦羿卦相叠(坤下震上)。本卦下卦为坤为地,上卦为震为雷。古人认为天暖之时,雷生予地,大**动,万物破土萌芽;天寒之时,雷入于地,大地凝重,万物伏蛰潜藏。雷依时而出入,预示春冬之来临,所以卦名曰豫。豫,《广雅?释言》:“早也。”《礼记?学记》:“禁于未然之谓豫。”
【愿文】 《彖》曰:豫,刚应而志行①,顺以动,豫。豫,顺以动。故天地如之②。而况“建侯行师”乎?天地以顺动,故日月不过,而四时不忒③。圣人以顺动,则刑罚清而民服。豫之时④,义大矣哉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豫卦的结构为五阴爻和应一阳爻,象征着弱者服从强者,强者能够贯彻实行自己的意志。下卦为坤为地,意味着顺,上卦为震为雷,意味着动,豫卦的意义是顺时而动。正因为豫卦的意义在于顺时而动,所以天地尚能随和其意,何况“封侯建国,出兵打仗”这类事情呢?天地能顺时而动,日月运行无差错,四时循环无讹误。圣人能顺时而动,刑罚清明,万民服从。豫卦所蕴含的“顺时而动”的哲理,其意义是伟大的。
【注释】 ①“刚应”句,《彖辞》作者认为,豫之九四为阳爻,为刚,其余五爻为阴,为柔,上下五柔和应一刚,比喻强者有统领众人,贯彻自己的意志。②如,《说文》:“如,随从也。”③过,错,差错。忒,《释文》引郑注云:“忒,差也。”即讹误。④豫之时,指豫卦所蕴含的顺时而动的哲理。
【愿文】 《象》曰:雷出地奋,豫。先王以作乐崇德,殷荐之上帝①,以配祖考②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震,震为雷,下卦为坤,坤为地。 春雷轰鸣,大**动,催发万物,这是豫卦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取法于声满大地的雷鸣,制作音乐,歌功颂德,光荣归于上帝,光荣归于祖考。
【注释】 ①殷,《集解》引郑玄曰:“殷,盛也。”荐,进献。殷荐,犹言隆重地进献。②配,犹献。《汉书?艺文志》引配作享,享亦献。考,父死称考。祖考,泛指先人。
【原文】 初六:鸣豫①,凶。 《象》曰:初六鸣豫,志穷凶也。
【译文】 初六:津津乐道于荒淫享乐,凶险。 《象辞》说:初六爻辞讲,津津乐道于荒淫享乐,其人意志必消退,身名必败裂。
【注释】 ①鸣,鸣叫,犹言津津乐道,喋喋不休。豫,借为娱,享乐。
【原文】 六二:介于石①,不终日。贞吉。 《象》曰:不终日,贞吉,以中正也。
【译文】 六二:夹在石缝中,幸而不到一天就被人救出。卜问得吉兆。 《象辞》说:磨难不足一日即解除,卜问得吉兆,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得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 ①介,夹。终日,犹言一整天。
【原文】 六三:盱豫①,悔,迟②,有悔。 《象》:盱豫有悔,位不当也。
【译文】 六三:懒散游乐,将招致后悔;再加上懈怠大意,那就后悔莫及。 《象辞》说:懒散游乐,将招致后悔,因为六三之爻居于阳位,是处置不当,像人之行事与所处地位不相称。
【注释】 ①盱,沙少海先生说:“盱(xū),通纡、迂等字,训缓慢。”②迟,迟缓,懈怠。
【原文】 九四:由豫①,大有得。勿疑朋盍簪②。 《象》曰:由豫大有得,志大行也。
【译文】 九四:田猎取乐,大获鸟兽。筮遇此爻,勿疑友人多嘴而谗己。 《象辞》说:田猎取乐,大获鸟兽,说明猎获甚多,如愿以偿。
【注释】 ①由,高亨说:“由疑当作田,形似而误。”②朋盍簪,高亨说:“朋,朋友。盍,借为嗑,多言也。簪借为谮,为谗,进恶言以毁人也。”
【原文】 六五:贞疾,恒不死。 《象》曰:六五贞疾①,乘刚也②。恒不死,中未亡也③。 【译文】 六五:卜问疾病,长时间内不会死去。 《象辞》说:六五爻辞讲患病,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九四阳爻之上,犯了柔乘刚之象。“长时间不会死去”,因为六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,正当不死之象。
【注释】 ①贞,《象辞》释为中,贞疾,犹言患病,与经意不符。②乘刚,此以六五、九四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五阴爻,为柔,处于九四阳爻(为刚)之上,所以说乘刚。乘,凌驾。③中未亡,此以六五爻位为据。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其所处得当,得不死之象。
【原文】 上六:冥豫①,成有渝②,无咎③。 《象》曰:冥豫在上,何可长也。
【译文】 上六:末日将至尚且享乐,已成之事也将毁败。 《象辞》说:末日将至尚且享乐,以此居上位,怎能长久。
【注释】 ①冥,晚,这里指末日。②成,成就,指已成之事。渝,变,变故。③无咎,高亨说:“无咎二字疑是衍文。 《象传》以‘何可长也’释爻辞之‘成有渝’,未释爻辞之‘无咎’,且‘何可长也’与‘无咎’竞相矛盾,足证《象传》作者所据《易经》本无‘无咎’二字。”此说有理。
谦(卦十五)—— 内圣外王的境界
[
2009/11/07 18:31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谦①:亨。君子有终。
【译文】 谦卦。通泰。筮遇此卦,君子将有所成就。
【注释】 ①谦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梧叠(艮下坤上)。本卦内卦为艮,艮为山;外卦为坤,坤为地。高亨说:“地卑而山高,地申有山,是内高而外卑。谦者才高而不自许,德高而不自矜,功高而不自誉,位高而不自傲,皆是内高外卑,是以卦名曰谦。”谦,《玉篇》:“让也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谦,亨。天道下济而光明①。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亏盈而益谦。地道变盈而流谦。鬼神害盈而福谦。人道恶盈而好谦。谦,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②,君子之终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谦卑,则亨通。天的法则是,阳气下降,生成万物,使世界充满光明。地的法则是,阴气上升,与阳气交感,使自然循环演化。天的原则是亏损那盈满的,培补那虚缺的。地的原则是侵蚀那盈满的,增益那卑微的。鬼神的原则是侵害那盈满的,降福于谦虚的。人的原则是疾恨那盈满的,喜欢那谦逊的。谦虑的品德,使尊贵者得到尊敬,使卑微者不可欺压。这是君子获得善报的原因。
【注释】 ①济,《尔雅?释诂》:“济,成也。”犹言生成。②光,光荣,荣耀。逾,跨越,这里指侵凌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地中有山,谦。君子以裒多益寡①,称物平施②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外卦为坤为地,内卦为艮为山,地中有山,内高外卑,居高不傲,这是谦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谦让为怀,裁取多余昀,增益缺乏的,衡量财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。
【注释】 ①裒(póu),《释文》:“裒,郑、荀、董、蜀才作捋。云,‘取也’。”②称,《说文》:“铨也。”“衡也。”平,公平。施,施舍。
【原文】
初六:谦谦,君子。用涉大川①,吉。
《象》曰: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②。
【译文】
初六:谦让,再谦让,这才是君子的风度。具有这种品德,即使冒险涉水过河,也是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十分谦让的君子,就是从谦让入手进行自我修养。
【注释】
①用,犹利。②卑,谦卑。牧,《说文》:“牧,养牛人也。”养牛谓牧,人的自身休养亦可称牧。
【原文】
六二:鸣谦①,贞吉。
《象》曰:“鸣谦贞吉②”,中心得也③。
【原文】
六二:明智而谦让,卜问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明智而谦让,心正而吉利,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守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呜谦,沙少海先生说:“呜,声假为明”。明谦,狁言明智的谦让。②爻辞“贞吉”为贞兆辞。‘贞,卜问。《象辞》释“贞”为中正。③中心得,犹言心得中。此以六二爻象、爻位为据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劳谦,君子有终,吉。
《象》曰:劳谦君子,万民服也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勤劳而谦让,这样的人将有好结果,凡事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勤劳而谦让的君子,万民敬服。
【原文】
六四:无不利,撝谦①。
《象》曰:无不利,撝谦,不违则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无所不利,只要奋勇直前而又谦虚谨慎。
《象辞》说:无所不利,只要奋勇直前而又谦虚谨慎,因为这样才不会违犯法则。
【注释】
①撝(huī),沙少海先生说:“声借为挥。《说文》:‘挥,奋也。’”即奋勇。
【原文】
六五:不富以其邻①,利用侵伐,无不利。
《象》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贫穷是由于敌国的侵掠,应该对之讨伐,无所不利。
《象辞》说:筮遇此爻有利于征战讨伐,因为是征讨不服从王命的人。
①不富,即贫穷。以,因为。邻,邻邑,邻国。
【原文】
上六:鸣谦①,利用行师征邑国②。
《象》曰:鸣谦,志未得也,可用行师征邑国也。
【注释】
①呜谦,即明智而谦让。详见前注。②行师,犹言出征。邑国,诸侯封国。
【译文】
上六:明智而谦让,出兵征伐邑国自然获胜。
《象辞》说:明智而谦让,尚不能感化邑国得行其志,就可以出兵征讨邑国。
大有(卦十四) ——民以食为天
[
2009/11/07 13:35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大有①:元亨。
【译文】 大有卦:昌隆通泰。
【注释】 ①大有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乾下离上)。上卦为离,离为火,下卦为乾,乾为天。喻火烛高举,明镜高悬,彰美忠善,洞察奸邪,如此则政治清明,国运昌盛,所以卦名曰大有。有,《诗?有駜》:“岁其有。”毛传:“丰年也。”可知有,即丰收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大有:柔得尊位大中①,而上下应之曰大有②。其德刚健而文明③,应乎天而时行④,是以“元亨”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大有,六五之受居上卦中位,处尊贵之位得贞正之道,而且上下五阳爻与之和应,像人臣居极位,行事贞正,群僚和洽,事业有成。所以说大有。此种卦象显示:人有刚健文明之德,顺应天道,依时行事,所以说:“昌隆通泰”。
【注释】 ①“柔得尊位”句,此以六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五,阴爻,性柔顺,居于上卦中位,乾之中位为尊贵之位,所以说,柔得尊位而大中。②“上下应之”句,此以全卦之象为据。大有六五阴爻居上卦中位,其余五阳爻围绕于它,所以说上下应之。③“其德刚健”句,大有下卦为乾,乾性刚健,上卦为离,离义文明,像人品德刚健光明。④“应乎天”句,大有下卦为乾。乾为天。天之运行遵四时之序,像人所行遵天道而顺时宜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火在天上,大有。君子以遏恶扬善①,顺天休命②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乾为天,上卦为离为火,火在天上,明烛四方,这是大有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火,洞察善恶,抑恶扬善,从而顺应天命,祈获好运。
【注释】 ①遏,《尔雅?释诂》:“遏,止也。”即制止。扬,表彰,发扬。②休,《尔雅?释诂'。“休,美也。”休命,佳运。
【原文】
初九:无交害①,匪咎,艰则无咎。
《象》曰:大有初九,无交害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不要彼此侵害,即没有灾祸,既使处于艰难之中,也没有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大有初九爻辞说,不要彼此侵害。
【注释】
①无,用同毋。表示禁止的否定副词。交害,彼此侵害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大车以载,有攸往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大车以载,积中不败也①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用大车装物载人,有明确的目的地,没有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用大车装物载人,物积于车中不会散失。
【注释】
①败,失散,丢失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公用亨于天子①。小人弗克。
《象》曰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害也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天子宴请公侯。小人则不能参与。
《象辞》说:天子宴请公侯,(小人不能参与)因为小人参与国政,将是国家的祸害。
【注释】
①公,这里指群臣。亨,即亨,当作飨,宴会。
【原文】
九四:匪其彭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匪其彭,无咎,明辩晰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用曝晒男巫来求雨,旱情严重,但没有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反对坏人坏事没有灾祸,因为明于考察辨析。
【注释】
①匪其彭,沙少海先生说:“匪,借为昲(fèi)。《广雅?释诂》‘昲,日暴也。’彭,借为尪(wāng)。虞翻本作尪,跛足男巫。古时天旱,往往把巫尪放在烈日下晒,甚至用火烧,叫他求雨。”《象辞》解“匪”为反对,
解“尪”为邪恶,匪其彭,犹言反对邪恶。为经意有出入。
【原文】
六五:厥孚交如威如①,吉。
《象曰:厥孚交如②,信以发志也③。威如之吉,易而无备也④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来犯之敌被紧紧捆绑,严厉惩罚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其人诚信坦白,因为他以诚信来表现自己的志向。威服众人之所以吉利,因为众人敬畏,则能平安而不困惫。
【注释】
①厥,其。孚,同俘。交,同绞,犹言捆绑。威,用如动词,胁迫,惩罚。如,形容词词尾。②《象辞》释“孚”为诚信,释“交”为皎,洁白,坦白。③发,表明,发志,犹言表达志向。④备,借为惫,困惫。
【原文】
上九:自天祐之,吉,无不利。
《象》曰:大有上吉,白天祐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上天保祐,吉利,无所不顺利。
《象辞》说:大有是大吉大利之卦,因为得到上天的保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