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人(卦十三) ——古战场的刀光剑影
[
2009/11/07 13:34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(同人)①:同人于野②,亨。利涉大川,利君子贞。
【译文】 同人卦:聚众于郊外,将行大事,吉利。有利于涉水渡河,有利于君子的卜问。
【注释】 ①同人,原经文无,今补。同人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离下乾上)。本卦上卦为乾,乾为天,为君;下卦为离,离为火,为臣民。此种卦象表明君处于上,而臣处于下,君王号令大众,大众拥戴其君。上天下火,喻君王居高临下,洞察民情,所行皆得体,臣民齐赞同,故卦名曰同人。同人,《说文》:“合会也”。②同人于野,犹言聚众于郊外,将行大事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①,而应乎乾②,曰同人。同人曰:“同入于野,亨。利涉大川”,乾行也③。文明以健④,中正而应⑤,君子正也。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同人,六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,而处于乾卦的下位,像臣民忠于职守,拥戴其君,这是同人的卦象。同人卦辞说:“聚众于郊外。将行大事,吉利。有利于涉水渡河”,所以皆吉,因为能施行为君的原则。此卦上乾下离有文明刚健之象,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,互相应和,这说明君子光明正大,秉性中和,以正道为准则,以忠君为目的,体察天下的隐衷,统一人民的意志。
【注释】 ①“柔得位”句,此以六二爻像、爻位为据。六二为阴爻,居阴位(第二爻为阴位),所处又为下卦中位,所以说“得位得中’。②“应乎乾’,本卦上卦为乾,六二居下卦,而拥戴、应和于乾卦,喻臣民拥戴其君。③“乾行”,本卦上卦为乾,乾为君,乾行,即君道。④“文明”句,本卦下卦为离,离为文明之像;上卦为乾,乾有刚健之性。⑤“中正而应”,本卦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,是所处得当,与性相符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天与火,同人。君子以类族辨物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同人之卦,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,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,上乾下离象征君王上情下达,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,这是同人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火,明烛天地,照亮幽隐,从而去分析物类,辨明情状。
【注释】 ①类,甩如动词,分析,区别。族,族类,种类。辨,辨别。物,物类,又统指物象人事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同人于门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出门同人②,又谁咎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聚集大众于王门,将行大事,没有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君王走出王门与国人打成一片,谁又会遭受灾祸呢?
【注释】
①同人,聚合大众。门,王门。《周札?司徒》:”若国有大故,则致万民于王门。”大故,重大的变故、事情。此卦专讲战争,初九及六二所记叙的场面当为战前占筮决疑,卜祷吉凶。②《象辞》释此句,与经意稍有区别。同人,犹言与大众会同融洽。
【原文】
六二:同人于宗①,吝。
《象》曰:同人于宗,吝道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二:聚同族于宗庙,卜祷凶吉,因为面临艰难。
《象辞》说:仅仅聚同族于宗庙,这是狭隘的宗法原则。
【注释】
①宗,宗庙。③吝,狭隘。
【原文】
九三:伏戎于莽①,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②。
《象》曰:伏戎于莽,敌刚也。三岁不兴,安行也③?
【译文】
九三: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,并且占领了制高点,但长时期不能取胜。
《象辞》说:将军队隐蔽在深山密林,因为敌人太强大。长时期不能取胜,怎能有所作为呢?
【注释】
①伏,埋伏。戎,武装、军队。莽,草丛,这里泛指草丛密林。②兴,起,举,这里指克服,拔取。三岁,指多年。③安,疑问副词,犹言怎能。行,耔为,作为。
【原文】
九四:乘其墉①,弗克,攻吉。
《象》曰:乘其墉,义弗克也。其吉,则困而反则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四:爬上了敌人的城墙,城还没有攻下来,继续攻打才能获胜。
《象辞》说:爬上了敌人的城墙,从道义上讲应该停士攻城。之所以继续攻打为吉利,因为困守之敌可能逞其狡诈。
【注释】
①乘,登。墉,城墙。②则,借为侧,反侧,犹言反复无常。
【原文】
九五:同人先号咷而后笑①,大师克相遇。
《象》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。大师相遇,言相克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聚集起来的大众先哭号后欢笑,因为大军及时增援,大获胜仗。
《象辞》说:聚集起来的大众之所以先哭后笑(战斗转败为胜),因为筮遇此爻,九五居上卦之中位,像人得贞正之道,势必化凶为吉。大军会师,是说我军压倒了敌人。
【注释】
①号眺。嚎眺,哭号。
【原文】
上九:同人于郊,无悔①。
《象》曰:同人于郊,志未得也。
【注释】
①郊,邑外为郊。无悔,贞兆辞。侮,悔咎。本卦是讲战争的专卦。初九、六二讲战前卜祷,九三、九四、九五讲几次战斗的经过,依其结构发展。此处“同人予郊”,当为聚众祭神,祝贺胜利。
【译文】
上九:聚众于郊外,致祭于神灵祝贺胜利,自然没有悔咎。
《象辞》说:聚众于郊外,援助不广,尚不得行其志。
否(卦十二) ——提防物极必反的忧患意识
[
2009/11/07 13:32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(否)①:否之匪人②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。
【译文】 否卦:为小人所隔阂,这是不利于君子的卜占,事业也将由盛转衰。
【注释】 ①否字当重,原经文无,今补。否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坤下乾上)。本卦结构正与泰卦相反。此种卦象表示,阳气上升,阴气下沉,互不相通,天地闭塞,万物咽阻,所以卦名曰否。否,《释文》“闭也,塞也。”②否,隔阂,蒙蔽。匪人,邪人,小人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。”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;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;内阴而外阳;内柔而外刚;内小人而外君子①,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“为小人所隔阂,这是不利子君子的卜问,事业也将由盛转衰”。上卦为乾为天为君,下卦为坤为地为臣。上乾下坤,表示天地互不交感,万物将闭塞窒息。君臣不交感,国家将要衰微灭亡。外卦为阳为刚,内卦为阳为柔,预示阴气充沛而阳气消散,这是外强中干之象。乾卦喻君子,坤卦喻小人,外乾内坤,这种卦象又显示小人在朝,君子任野。小人得势其道盛长,君子失势其道消退。
【注释】 ①“天地不交”等五句,此释否卦之卦象所显示的自然、社会意义,正与泰卦相反,可参见前注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俭德辟难①,不可荣以禄②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天地隔阂不能交感,万物咽窒不能畅釜,这是否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在国家政治否塞之时,应思隐居不仕,以崇尚俭约来躲避灾难,不要以利禄为荣。
【注释】 ①俭,俭约。以俭德,犹言以俭约为美德。辟,借为避。②荣,王引之说:“荣,读为营,惑也。”此说可通。或说荣,这里用如动词,荣以禄,犹言以利禄为荣。
【注释】
初六:拔茅茹,以其汇①,贞吉,亨。
《象》曰:拔茅贞吉,志在君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连根拔掉茅草,及其同类,占得此爻则吉利,亨通。
《象辞》说:连根拔掉茅草,占得此爻吉利,比喻其志在清理君侧,为国尽忠。
【注释】
①“拔茅”句,此与泰卦初九爻辞同,参见前注。
【原文】
六二:包承①,小人吉,大人否亨。
《象》曰:大人否亨,不乱群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厨中有肉,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吉利,对贵族来说并不是通泰的表现。
《象辞》说:贵族身处窘境,则能心怀惩戒,使其安守本分。
【注释】
①包,借为庖,庖厨。承,高亨说:“借为脀,烝肉也。”
【原文】
六三:包羞①。 、
《象》曰:包羞,位不当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三:厨中有美味。
《象辞》说:心怀羞愧,因为才德不称其位。
【注释】
①包,借为庖。羞。馐本字,美味。《象辞》释“包羞”为“抱羞”,其结构如今之抱恨,抱愧之类·与经意有别。②“位不当”,此以六三爻位为据,六三阴爻而居阳位(第三爻为阳位),是处位不当,像人才德不称其位o
【原文】
九四:有命①,无咎,畴离祉②?
《象》曰:有命,无咎,志行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君王有赏赐之命,没有灾害,谁能得到赏赐呢?
《象辞》说:君王有赏赐之命,没有灾害,说明君王论功行赏,臣下尽职效力,各行其志。
【注释】
①有命,君王有赏赐之命。②畴,谁。离,遭遇。社,福。
【原文】
九五:休否①,大人吉②,其亡,其亡,系于苞桑③。
《象》曰:大人之吉,位正当也④。
【译文】
九五:警戒覆亡,贵族王公如此存心则吉利。危险呵,危险,国家命运好像系在柔弱的苞草、桑枝上一样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五爻辞讲贵族王公安不忘危则吉利。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其人忧国忧君,才德正当其位。
【注释】
①休,高亨说:“休犹怵也,恐惧也。”否,与泰相反,危难。②大人,指贵族王公。③苞,苞草。桑,桑枝。其亡,其亡,系于苞桑,这是比喻的手法,说明国势阽危,危危欲坠。④“位正当”,此以九五爻像、爻位为据。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是处位得当,喻人才德称其职位。
【原文】
上九:倾否①,先否,后喜。
《象》曰:否终则倾,何可长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短暂的恶运,先遇恶运后交好运。
《象辞》说:恶运快终了,好运岂迢遥。命运交变之际,什么力量可以制止呢?
【注释】
①顷,高亨说:“倾借为顷。顷,顷刻之时间。”
泰(卦十一) ——运动变化的辩证法
[
2009/11/07 13:30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泰①:小往大来,吉,亨
【译文】 泰卦。由小而大,由微而盛,吉利,亨通。
【注释】 ①泰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乾下坤上)。本卦上卦为坤,为地,地属阴气;下卦为乾,为天,天为阳气。阴气凝重而下沉,阳气清明而上升,阴阳交感,万物纷纭,所以卦名曰泰。泰,通泰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“泰:小往大来,吉,亨。”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;上下交而其志同也;内阳而外阴①,内健而外顺②;内君子而外小人③,君长道长;小人道消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“泰:由小而大,由微而盛,吉利,亨通。”因为上卦为坤为地为臣,下卦为乾为天为君。上坤下乾,表示天地交感,万物各畅其生。君臣交感,志趣和同。内卦为阳,外卦为阴,预示阳气充实而阴气消散。乾卦有刚健之德,坤卦有柔顺之性,所以说内秉刚健之德而外抱柔顺之姿。乾卦喻君子,坤卦喻小人,内乾外坤,这种卦象又显示君子在朝,小人在野。君子得势其道盛长,小人失势其道消退。
【注释】 ①“内阳’句,泰的内卦为乾,乾为阳;外卦为坤,坤为阴。可见泰卦的卦象是阳气入于字内,而阴气退出宇外,所以说“内阳外阴’。②“内健”句,泰的内卦为乾,乾义为健;外卦为坤,坤义为顺。像人内秉刚健之德,外抱柔顺之态。③“内君子”句,泰的内卦为乾,乾喻君子;外卦为坤,坤喻小人,喻有德君子执政于朝,无德小人摒退于野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天地交,泰。后以财成天地之道①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②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天地交感,是泰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裁度天地运行的规律,辅助天地的造化,从而支配天下万民。
【注释】 ①后,《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后,君也。”财,当借作裁,裁度。②辅,《集解》引郑玄曰:“辅,相,助也。’左右,犹言支配。天地之宜,天以四时变化为人们提供耕耘获藏之时宜,地以山川田泽为人们提供渔猎耕种之地利。《象辞》以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条件谓之天地之宜。
【原文】
初九:拔茅茹①,以其汇②。征,吉。
《象》曰:拔茅,征,吉,志在外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连根拨掉茅草,及其同类。征伐敌人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连根拔掉茅草,彻底征服敌人,吉利,说明志在讨伐敌国。
【注释】
①茹,《集解》引虞翻日:“茹,茅根。”②以,王引之说:“以,犹及也。”汇,种类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包荒①,用冯河②,不遐遗③。朋亡④,得尚于中行⑤。
《象》曰:包荒⑥,得尚于中行,以光大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用挖空的瓠瓜绑在身上波河,不至于沉没。钱币丢失了,在半路上得到别人的帮助。
《象辞》说:其人度量弘大,深得同路人的赏识,这是由于他光明正大呀。
【注释】
①包,借为匏。荒,空。包荒,犹言将匏瓜挖空。②用,以,即用来。冯(píng凭),与淜声通。《玉篇》“徒涉曰淜”。③不遐,不至于。《诗?抑》:“不遐有愆。”遗,坠,沉。④朋,朋贝。古人以贝为币,十枚贝为一朋,朋亡,犹言钱币丢失。⑤尚,帮助。中行,半道、中途。⑥《象辞》释“包”为包含,指人的度量。荒,广大。与经意有异。
【原文】
九三:无平不陂①,无往不复。艰贞②,无咎。勿恤其孚③,于食有福。
《象》曰:无往不复,天地际也④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平地终将变成坡地,离去必定复返。卜问艰难之事,爻象显示必能渡过难关,不要担心被人虏去,而且在饮食上尚有口福。
《象辞》说:离去必定复返,这是天地间的法则。
【注释】
①平,平地。陂,斜坡。无平不陂,意为大地不是无限平展,总有起伏。②艰贞,是贞艰的倒装。犹言卜问艰难之事。③恤,担忧。孚,古俘字。④际,高亨说:“际,当读为蔡。”《小尔雅?广诂》:“蔡,法也。”
【原文】
六四:翩翩①,不富以其邻②,不戒以孚③。
《象》曰:翩翩不富,皆失实也。不戒以孚,中心愿也④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巧言欺人,将给邻邑带来灾难;不加警戒,即将遇难被虏。
《象辞》说:巧言欺人,祸及邻人,是说同受损失。不加警戒,遇难被虏,这是因为心地太忠厚了。
【注释】
①翩翩,借为谝谝,巧言欺人,说大话。②富,借为福。不富,犹言遭殃。以,及,犹言连累。③戒,警惕。以,且,将要。孚,同俘。④愿,忠厚,老实。中心愿,犹言心地忠厚老实。
【原文】
六五:帝乙归妹①,以祉②,元吉。
《象》曰:以祉元吉,中以行愿也③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殷帝乙嫁女于周文王,因而得福,大吉大利。
《象辞》说:得福大吉,因为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行事得中正之道,所行必遂。
【注释】
①帝乙,殷帝名乙,纣之父。归妹,犹言嫁女。归,嫁。妹,少女之通称。②祉,福。以,及。③“中以行愿”句,此以六五爻位为据。六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是谓得处其位,得行其志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城复于隍①。“勿用师”②,自邑告命。贞吝。
《象》曰:城复于隍,其命乱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城墙攻破倒塌在护城濠里。“停止进攻”,从邑中传来命令。卜问得不祥之兆。
《象辞》说:城墙攻破倒塌在护城濠里(本应乘势攻击,反命停止进攻),这是邑中传来的命令错乱了。
【注释】
①复,读为覆,崩塌。隍,没有水的护城濠。②师,军队。用师,犹言采取军事行动。
履(卦十) ——君子坦荡荡
[
2009/11/07 13:28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(履)①。履虎尾,不咥人②,亨。
【译文】 (履卦):踩着虎尾巴,老虎不咬人,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履字当重,原经文无,据补。履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兑下乾上)。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兑,兑为泽。上天下泽,尊卑显别,从而以天喻君,以泽喻民,君民有别,这是封建社会礼节的重要体现,也是统治阶级强制人民要履行的社会原则,所以卦名为履。履,《说文》:“足所依也。”即鞋,名词,这里用如动词,意践履。②咥(dié碟),噬,俗语说咬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履,柔履刚也①。说而应乎乾②,是以“履虎尾,不咥人”。“亨”,刚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③,光明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履,意为六三之爻居予九二之上,是为柔履刚。兑处乾下,意义是以和悦的态度对待强暴之人,所以卦辞说。“踩着虎尾巴,老虎不咬人”。“亨通”,因为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,像其人有刚健中正之德。卦象还显示:上卦为乾,乾为天,九五居乾卦中位,即天位,像君王品德正大,因而身居帝王之位而心安理得,自然前途光明。
【注释】 ①柔履刚也,此以六三爻像、爻位为据。六三阴爻,为柔,处于九二,初九阳爻之上,所以说柔履刚。②“说而”旬,此以上下卦象为据。下卦为兑,兑义谦逊,喻软弱无势之人;上卦为乾,乾义刚键,喻指强暴有势力的人。兑处乾下,喻指弱者以和悦的态度应和强暴之人。③疚,《释文》引马云:“疚,病也。”此处当指心病,即愧疚。或说疚,灾害,译文不取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:上天下泽,履。君子以辨上下,定民志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乾,为天,下卦为兑,为泽,上天下泽,尊卑显别,这是履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分别上下尊卑,使人民循规蹈矩,安份守纪。
【原文】
初九:素履往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素履之往,独行愿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,没有灾害。
《象辞》说: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,是说能独行其志愿。
【注释】
①素,白色无文采。履,用于名词,犹言行为。素履,行为纯洁。往,进入(社会)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履道坦坦①,幽人贞吉②。
《象》曰:幽人贞吉③,中不自乱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行道之人,胸怀坦荡;隐居之人,长逢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隐居之人洁身守正,因为他们秉性中正,不被世俗所惑。
【注释】
①履道,履行道义。②幽人,这里指隐居不仕者。③《象辞》释“贞”为正,与经意有别。
【原文】
六三:眇能视,跛能履①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为于大君②。
《象》曰:眇能视,不足以有明也。跛能履,不足以与行也。咥人之凶,位不当也③。武人为于大君,志刚
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瞎了眼睛却要看物,跛了脚却要行走,这是勉为其难,犹如踩着虎尾巴,终将为虎所伤。这是凶险之事。武人纂夺国政,同样是凶险之事。
《象辞》说:瞎了眼睛却要看物,其视力不足以辨物。跛了脚却要行走,其脚力不足以行路。老虎之所以伤人,因为六三阴爻而居于阳位,所处不当。武人纂夺国政,这是僭越犯上,以六三之位而行九五之志,必遭祸殃。
【注释】
①眇(miǎo秒),目盲。能,读为而。《集解》本作而?转折连词,犹却。②大君,国君。武人为子大君,犹吉武人纂政称君。③位不当也,此以六三爻象、爻位为据,六三,阴爻而居阳位(第三爻为阳位)是所处不当。
【原文】
九四:履虎尾,愬愬①,终吉。
《象》曰:愬愬终吉,志行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踩着虎尾巴,但能遇险知惧,最后仍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恐惧警惕,终归于吉,说明虽历磨难,但志愿得行。
【注释】
①愬愬(sù诉),恐惧的样子。
【原文】
九五:夬履①,贞厉。
《象》曰:夬履贞厉,位正当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行为急躁莽撞;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。
《象辞》说:行为急躁莽撞,卜其行事有危险之象,但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正当其位。因而虽险不凶。
【注释】
①沙少海先生说:夬(guai怪)是快的本字。从夬得声的字,如决等字,大都含有快速的意思。
【原文】
上九:视履①,考祥其旋②。元吉。
《象》曰:元吉在上③,大有庆也。
【注释】 ’ 。
①视。察看,审慎。履,行为。视履,犹言行为申慎。②考祥,古本作考详。郑玄说:“详,周密也,考详,考察周密也。”其,犹而。旋,犹反复。③元吉在上,此以上九之爻位为据。上九居一卦之首,像人身居高位,登高招远,意得志行。
【译文】
上九:行为审慎,遇事周密面反复地考虑,大吉。
《象辞》说:大吉大利,因为上九之爻居全卦之首。预兆其人将有重大喜庆之事。
小畜(卦九) ----远古传来的劳动号子
[
2009/11/07 13:26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小畜①:亨。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②。
【注释】 ①小畜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乾下巽上)。本卦下卦为乾,乾为天;上卦为巽,巽为风。有和风满天,风调雨顺之象,所以卦名为小畜。畜,《说文》重文作*,从田从兹。兹,益也。又解为“草木多益也”。可知畜为谷物滋生,草木茂盛之意。②卦辞以云气积聚,雨水未悻比喻所占之事正在酝酿当中。
【译文】 小畜卦:吉利。在西郊一带浓云密布,但雨没有下来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小畜,柔得位而上下应之①,曰小畜,健而巽,刚中而志行,乃亨②。“密云不雨”,尚往也③。“自我西郊”,施未行也。
【注释】 ①“柔得位”句,此以六四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四阴爻为柔而居阴位,是为柔得位。本卦其余五爻为阳爻,为刚,围绕六四,所以说上下应之。②。“健而巽”三句。此以全卦卦象为据。九二阳爻为刚,居下卦中位,九五阳爻为刚,亦居上卦中位,所以说“刚中”。③尚,读为止。尚往,犹言上行、上升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《小畜》,六四之爻居阴位,其余五阳爻和应着它,这是《小畜》的卦象。下卦为乾,乾表示刚健,上为巽,巽表示谦逊。九二、九五居下卦、上卦中位。像君子有刚健、谦逊、正中之德因而获得志通意行之境,前途亨通。“云气密布而终不下雨”,说明云气正上升聚积,“密布于西郊上空”,说明雨水尚停蓄未降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风行天上,小畜。君子以懿文德①。
【注释】 ①懿,《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懿,美也。”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乾,乾为天,和风拂地,草木低昂,勃勃滋生,这是小畜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催发万物的和风,自励风范,推行德教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复自道①,何其咎?吉。
《象》曰:复其道,其义吉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由原路返回,有什么灾祸?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由原路返回,其含义是吉利。
【注释】
①复,回归。
【原文】
九二:牵复。吉。
《象》曰:牵复,在中①,亦不自失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牵引着返回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牵引着返回,吉利,因为九二之爻处于下卦中位,像人操行中正,自然不会有错失。
【注译】
①在中,此以九二爻位为据。九二居下卦中位,是得位处中。
【原文】
九三:舆说辐①。夫妻反目②。
《象》曰:夫妻反目,不能正室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三:车子坏了一个轮子。夫妻互相口角。
《象辞》说:夫妻口角,说明不能治理家庭。
【注释】
①舆,车辆。说,同脱。辐,车轮上连接车辋与车毂的直条,这里指车轮。②夫妻反目,犹言夫妻口角。③正,用如动词,使之端正。室,家庭。
【原文】
六四:有孚,血去惕出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有孚,惕出,生合志也②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古俘字。血,借为恤,忧患。惕,警惕。血(恤)去惕出,犹言忧患虽去,但戒惧不除。②上,读为尚,尚且。合,统一。志,思想,意志。
【译文】
六四:捕获了俘虏,战争危险暂时消除了,但仍须保持警惕,才能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捕获了俘虏,保持着警惕,说明尚能统一意志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有孚挛如①,富以其邻。
《象》曰:有孚挛如,不独富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捕获俘虏,串连搁缚,这些对物与邻邑同享。
《象辞》说:捕获俘虏,串连捆缚,财物与邻邑同享,并非一人独享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古俘字。挛,拘系,捆绑。如,形容词词尾。挛如,拘系相联的样子。
【原文】
上九:既雨既处,尚德载①。妇贞厉。月几望②,君子征,凶。
《象》曰:既雨既处,德积载也③。君子征,凶,有所疑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久雨新停,还赶得上栽种作物。妇女占得此爻则凶险。夏历某月十四日君子离家出行也有危险。
《象辞》说:久雨新停,未误农时,当能丰登满载。君子离家出行有凶险,因为对充满危险的旅途缺乏了解。
【注释】
①处,停止。德,借为得。载,借为栽。②月望,夏历每月十五日。几,接近。月几望,犹言夏历每月的十四
日。③《象辞》释“德”为得,能够。释“载”如字,即运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