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过(卦六十二)--开明通达的批评观
[
2009/11/08 10:18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小过①:亨,利贞。可小事,不可大事。飞鸟遗之音②,不宜上,宜下,大吉。
【译文】 小过卦:亨通,这是吉利的贞卜。但是只适宜于小事,不适宜大事。飞鸟空中过,叫声耳边留,警惕人们:登高必遇险,下行则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小过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艮下震上)。下卦为艮,艮为山;上卦为震,震为雷。人过山顶,天上鸣雷。危险垂临,不可不惧。所以卦名曰小过。②《说卦》说:“震为鹄。”(《释文》引荀爽《九家集解本》有此句,今本无。)飞鸟过山,也是小过之卦象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小过①,小者过而亨也。过以“利贞”,与时行也。柔得中②,是以小事吉也③。刚失位而不中④,是以“不可大事”也。有“飞鸟”之象焉。“飞鸟遗之音,不宜上,宜下,大吉”,上逆而下顺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小过之卦,有亨通之象,意思是小事错误,无碍大局,仍能亨通。小事错误,但能存利人之心,行中正之道,进退合时,还是可以通行无阻。本卦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才力虽弱,但遵循正道,做力所能及的事,自然吉利。但是九三、九四两阳爻所处不当,像人才力虽大,但不遵循正道,如果图谋大事,必不能成功。本卦上震下艮,有飞鸟过山之象。“飞鸟空中过,叫声耳边留,警戒人们:攀高将遇险,下行则吉利”,因为向上钻营攀附,是逆理而行,安分守己则是顺理之举。
【注释】 ①小过,王念孙说:“小过下当有‘亨’字。”当据补。②柔得中,本卦六二阴爻,为柔,居下卦中位。像人才力虽弱,但能遵守正道。③小事吉,郭京本作“可小事”,与经文合,当从。④刚失位而不中,本卦九四阳爻为刚,居于阴位(第四位为阴位),是为刚失位。九三、九四阳爻,不居下卦、上卦的中位,是所居不中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山上有雷,小过。君子以行过乎恭,丧过乎哀,用过乎俭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艮,艮为山;上卦为震,震为雷,山上有雷,是小过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惧畏天雷,不敢有过失。因而行事不敢过于恭谦,居丧不敢过度哀伤,用度不敢过于节俭,唯适中而已。
【原文】
初六:飞鸟以凶。
《象》曰:飞鸟以凶,不可如何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飞鸟经过空中,预兆着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飞鸟经过空中,预兆着凶险,这是无可奈何之事。
【原文】
六二:过其祖,遇其*①;不及其君,遇其臣。无咎。
《象》曰:不及其君,臣不过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二:错过了他的祖父,但遇着了他的祖母;没有赶上国君,还是遇着了臣僚。虽有差迟,但非徒劳,因而无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没有赶上国君,因为臣子固不宜超越国君。
【注释】
①过,错过。祖,祖父。*,祖母。②《象辞》释此句以君臣大礼,与经意有异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弗过,防之。从或戕之①,凶。
《象》曰:从或戕之,凶如何也。
【译文】
九三:不要过分指责,但要制止他的错误发展,如果听任放纵,反而害了他,必遭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昕任放纵反而害了他,凶险已极,不可言状。
【注释】
①弗,读为不。过,指责。从,借为纵,放纵,听任。
【原文】
九四:无咎,弗过,遇之①。往厉,必戒。勿用永贞②。
《象》曰:弗过,遇之,位不当也。往厉,必戒,终不可长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没有过错,不要指责他,但要防止发生错误。前去冒险,则必须立即加以警告,无须乎卜问往后的吉凶。
《象辞》说:不要过份指责,但要防止发生错误,因为九四阳爻处于阴位,像人处境不利,容易出错。前去冒险,必须加以警告,因为明知而故犯,只能加速自己的失败。
【注释】
①咎,错误。无咎,此处不是贞兆辞,犹言没有过错。遇,犹迎面遏止。②厉,危险。往厉,犹言冒险。戒,警戒。永,长,这里指不远的将来。贞,卜问。
【愿文】
六五: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。公弋,取彼在穴①。
《象》曰:密云不雨,已上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在我西郊的上空,云气密布,降雨在即。王公本是去射鸟,可是在洞穴捉到野兽。
《象辞》说:云气密佈,降雨在即,因为雨云已聚集在空中。
【注释】
①弋(yì义),射鸟。彼,指代野兽。本爻两句似无联系,实则“密云”句讲求占之事已初露端倪。“公弋”句讲,施行之中,成功却出乎意料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弗遇,过之,飞鸟离之①,凶,是谓灾眚②。
《象》曰:弗遇,过之,已亢也③。
【译文】
上六:不加制之,因而犯下过失,好比飞鸟钻入罗网,凶险
呵,这叫做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不加制止,因而犯下过失,正如上六阴爻位象所示,其人太猖狂了。
【注释】
①遇,遏止。过,过失,这里用如动词。离,借为*,遭遇。之,指代罗网。②眚,灾。与灾同义。③亢,王肃云:“穷高也。”已亢,此以上六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上六阴爻居一卦之首,凌架一切,喻小人放肆,猖狂已极。
中孚(卦六十一)--久已远去的仪式
[
2009/11/08 10:17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中孚①:豚鱼吉②。利涉大川。利贞。
【译文】 中孚卦:豚鱼献祭,虽物薄但心诚,吉利。并利于涉水过河。这是吉利的贞卜。
【注释】 ①中孚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兑下巽上)。下卦为兑,兑为泽;上卦为巽,巽为风。泽上有风,风起波涌,君子居高临下,以诚信为本,施教于下,教化人民。所以卦名曰中孚。中孚,《杂卦》说:“信也。”意为诚信。②豚(tún屯)鱼,王引之说:“豚鱼者,士庶人之礼也。《士昏礼》:‘特豚合升去蹄,鱼十有四。’《士丧礼》:‘豚合升,鱼鱏鲋九,朔月奠用特豚鱼腊。’《楚语》:‘士有豚犬之奠,庶人有鱼炙之薄。’《王制》:‘庶人夏荐麦,秋荐黍。麦以(与)鱼,黍以豚。’豚鱼乃礼之薄者,然苟有中信之德,则人感其诚,而神降之福。故曰‘豚鱼吉’,言虽豚鱼之荐亦吉也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中孚,柔在内而刚得中①,说而巽②,孚乃化邦也③。“豚鱼吉”,信及豚鱼也。“利涉大川’,乘木舟虚也④,中孚以“利贞”⑤,乃应乎天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中孚之卦的基本结构是阴柔之爻居于内,阳刚之爻居于外;其基本品质是和悦而谦逊。像人具有柔顺、刚健、和悦、谦逊四种美德,秉此而行德教,则可以教化全国。卦辞说:“豚鱼献祭,尚且吉利”,就是说,豚鱼物虽薄,但表现了他的一片诚心。卦辞又说:“利了涉水渡河”,因为本卦下卦为兑,兑为泽;
上卦为巽,巽为木。刳木为舟,行于水上,自然平安畅达。好比人内心诚信,利人利物,坚持正道,与天理相符合,又何惧于人间的惊涛骇浪。
【注释】 ①柔在内而刚得中,本卦内两爻为阴,为柔,外四爻为阳,为刚。所以说:“柔在内”。九二、九五阳爻,为刚,分别处于下卦、上卦的中位,所以说“刚得中”。②说而巽,本卦下卦为兑,兑义为悦;上卦为巽,巽义为逊。和悦而谦逊是中孚之卦的基本品质。③孚,诚信。化,教化。邦,国。化邦,犹言改造全国人民的思想行为。④乘木舟虚,本卦下卦为兑,兑为泽;上卦为巽,巽为木。刳木为舟,行于水上,也是本卦的卦象。虚,虚空中立。⑤中孚,内心诚信,利,利人利物。贞,行道中正。以,连词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上有风,中孚。君子以议狱缓死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兑,兑为泽,泽上有风,风起波涌。这是中孚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有感于风化邦国,唯德教为先,因而审议讼狱,不轻置重典。
【原文】
初九:虞①,吉。有它不燕②。
《象》曰:初九虞吉,志未变化。
【译文】
初九:行安神之礼,吉利。有这样的变故,自然不行讌礼。
《象辞》说:初九爻辞讲行安神之礼,吉利,因为慕恋先人的心愿未变。
【注释】
①虞,《公羊传?文公二年》何休注:“虞,犹安神也。”即今所谓安葬。安神之礼,属丧礼。②它,意外之事。燕,讌之省文,通宴。讌饮之礼,属吉礼。
【原文】
九二: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①。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②。
《象》曰:其子和之,中心愿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老鹤在树荫下鸣叫,小鹤在旁边附和。我有美酒,与你共享用。
《象辞》说:小鹤和应老鹤,这是心灵相通的表现。
【注释】
①阴,树荫。和,应和。②爵,古人饮酒之器,形似小雀,即今所得酒杯。靡,共同。这里用如动词,犹言同饮。
【原文】
六三:得敌,或鼓,或罢①;或泣,或歌。
《象》曰:或鼓或罢,位不当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击败了敌人,有的击鼓追击,有的凯旋报捷;消息传来,有的高兴得热泪盈眶,有的放声高歌。
《象辞》说:有的人击鼓追击,有的凯旋报捷,但从爻象看来,六三阴爻而处于阳位,胜利之中,恐怕隐伏着不测之祸。
【注释】
①得,《说文》:“得,取也。”得敌,犹言克敌。或,不定代词,意为有的人。鼓,击鼓进攻。罢,休。犹言班师。
【原文】
六四:月几望①,马匹亡,无咎。
《象》曰:马匹亡,绝类上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四:月中的时候,马匹丢失了,但无大的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马匹丢失了,此后要加倍警惕,防止再发生类似事情。
【注释】
①几望,犹育每月韵十三、十四日。②绝,杜绝。类上,类似上次的事情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有孚挛如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有孚挛如②,位正当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五:俘虏成群,串连捆绑。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存心诚信,始终如一,正如九五爻象所显示的,其人行事与其地位大合符节。
【注释】
①挛如,相串连的样子。②《象辞》释“孚”为诚信。挛如,犹言相连一贯。③位正当,此以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是为位正当。
【原文】
上九:翰音登于天①,贞凶。
《象》曰:翰音登于天,何可长也?
【译文】
上九:鸡飞到天空。卜问得凶兆。
《象辞》:鸡飞到天空,它怎能长久飞翔呢?
【注释】
①翰音,《礼记?曲礼》:“鸡曰翰音。”鸡飞上天,这是以异象为占。古人以为鸡飞狗窜预示凶险。
节(卦六十)--倡导节俭和守礼节
[
2009/11/08 10:16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节①:亨。苦节②,不可贞。
【译文】 节卦:亨通。如果以节制为苦,其凶吉则不可卜问。
【注释】 ①节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兑下坎上)。上卦为坎,坎为水;下卦为兑,兑为泽。水满溢于泽外,务必高筑堤防以约束之,所以卦名曰节。节,节制。用以警惕人们:天地有节度,才能常新,国家有节度,才能安,个人有节度,才能全性。②苦,用如动词。节,节制。苦节,犹言以节制为苦,即所渭以放肆为乐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节,“亨”。刚柔分而刚得中①。“苦节,不可贞”,其道穷也。说以行险②,当位以节③,中正以通。天地节而四时成。节以制度,不伤财,不害民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节卦,有亨通之象。因为刚柔分别而位象恰当。像君臣各正其位,各守其分。卦辞说:“如果以节制为苦,其凶吉不可卜问”,因为违反纲常大义,胡作妄为,必然走向穷途末路,节卦具有临难不苟,威武殉道的义蕴,同时又体现了恪守本分,遵礼守义的原则,因而能达到中立不倚通行无阻的境地。天地有节度而寒来暑往,形成四时节气。国家有节度,因而制定了君子教庶民,庶民养君子的社会通则。君子不可以骄奢暴殄天物,不可以残暴伤害人民。
【注释】 ①刚柔分而刚得中,本卦上卦为坎,坎为阳卦,为刚;下卦为兑,兑为阴卦,为柔。上阳下阴,是为“刚柔分”。九二、九五阳爻,为刚,分居于下卦、上卦的中位,是“刚得中”。像君臣王位,各守其分民。②说以行险,本卦内卦为兑,兑义为悦,外卦为坎,坎义为险。临难不苟,敢行险道是节卦的义蕴。③当位以节,本卦上六阴爻居阴位,九五阳爻居阳位,六四阴爻居阴位,刚柔得当,爻象相通,以像君臣各遵节度,有条不紊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上有水,节。君子以制数度①,议德行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下卦为兑,兑为泽;上卦为坎,坎为水。泽中水满,因而须高筑堤防,这是节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建立政纲制度,确立伦理原则。
【注释】 ①数度,犹言制度。
【原文】
初九:不出户庭,无咎。
《象》曰:不出户庭,知通塞也①。
【译文】
初九:筮遇此爻,杜门不出,没有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杜门不出,因为其人知道所行必不通。
【注释】
①通塞,义在塞。犹好歹、缓急之类偏义复词。塞,阻塞不通。
【原文】
九二:不出门庭,凶。
《象》曰:不出门庭,凶。失时极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筮遇此爻,杜门不出,也有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杜门不出,也有凶险,因为坐失良机,错误已极。
【原文】
六三:不节若,则嗟若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?
【译文】
六三:不节俭则困穷,处困穷则知悔过,知悔过则可以无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奢侈带来了悔恨,这是谁之过?
【注释】
①节,节制,节俭。嗟,悔叹。若,语末助词无义。
【原文】
六四:安节①,亨。
《象》曰:安节之亨,承上道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,通泰。
《象辞》说: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之所以吉利,是因为顺从了君上的旨意。
【注释】
①安节,安于节俭遵札的生活。②承,遵从。上道:君上之道。
【原文】
九五:甘节,吉。往有尚①。
《象》曰:甘节之吉,居位中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五:以节俭遵礼为乐,吉利。秉此而行,所往必得别人资助。
《象辞》说:以节俭遵礼为乐之所以吉利,因为九五之爻,所居恰当,像人居德行义,自然获得人家资助。
【注释】
①甘,甜。甘节,犹言以节俭遵礼为乐。尚,帮助。②居位中,此以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守中正之道。 【原文】
上六:苦节,贞凶,悔亡①。 《象》曰:苦节,贞凶,其道穷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以节俭遵礼为苦,卜问得凶兆,其人将为家道败落而悔恨。 《象辞》说:以节俭遵礼为苦,卜问得凶兆,正如上六阴爻孤悬一卦之尽头,像人走入穷困不通的境地。
【注释】
①苦节,以节俭遵札为苦。悔,用如动词。悔亡,为败落而悔恨。
涣(卦五十九) --洪水可不可怕
[
2009/11/08 10:15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涣①:亨,王假有庙②。利涉大川。利贞。
【译文】 涣卦:亨通,因为君王亲临宗庙,禳灾祈福。并利于涉水过江河。这是吉利的贞卜。
【注释】 ①涣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坎下巽上)。下卦为坎,坎为水;上卦为巽,巽为风。风行水上,推波鼓澜,四方横流,所以卦名曰涣。涣,《说文》:“水流散也。”用以喻君王乘德教之舟,乘风破浪,宣布四方。②假,借为格,至。有,汉帛书《周易》作于。此处有亦用同于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涣,“亨”,刚来而不穷①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②。“王假有庙”,王乃在中也。“利涉大川”,乘木有功③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涣卦,有亨通之象。因为九二、九五之爻分别为内外卦之主爻,像君王居位,大权在握,指挥灵通,而且百僚守职,顺从君王。“王亲临宗庙祭祀”,说明众星拱卫,君王处于天枢之地。所谓“利于涉水渡河”,比喻君王以“德教”为舟,破浪穿行,所向有功。
【注释】 ①刚来而不穷,本卦九二阳爻,为刚,居下卦中位,九五阳爻,为刚,居上卦之中位,分居内外卦之主位,是中正其位而四向可通之象。像君王居位用权,安稳灵便。②柔得位乎外而上同,本卦六四阴爻,为柔,居外卦之阴位(第四位为阴位),是柔得位而处于外。初六、六四阴爻,分别处于九二、九五阳爻之下,有柔刚相应之象,所以说“上同”。像百僚守职,拥戴君上。③乘木有功,本卦上卦为巽,巽为木,下卦为坎,坎为水,乘舟渡
水,平安无事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风行水上,涣。先王以享于帝,立庙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坎,坎为水。风行水上,是涣卦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从而享祭天帝,建立宗庙,推行尊天孝祖的“德教”。
【原文】
初六:用拯马壮,吉①。
《象》曰:初六之吉,顺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洪水突来,因而乘马逃避,匆促跌伤,幸免淹亡之祸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初六爻辞讲的吉利,是因为初六阴爻居九二阳爻之下,有阴柔顺从阳刚之意。像马顺从人意。
【注释】
①用,因。拯,声假作乘,乘骑。壮,借为戕,伤。沙少海先生说:本卦“是一个讲水灾的专卦。……全部爻辞,都讲与水灾有关的事情,首先讲洪水成灾,冲毁房屋。中间提到殃及人畜。最后提到人们要吸取教训,加强防范,以免灾难重临。”细绎各爻,此说有理。《象辞》所释与此大有出入。
【原文】
九二:涣奔其机①,悔亡。
《象》曰:涣奔其机②,得愿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洪水奔涌,冲毁房基。性命无虞。不章中之万幸。
《象辞》说:荡涤冲刷其污垢,正是心中所愿。
【注释】
①涣,洪水。奔,借为崩,冲毁。(采沙少海先生说)。机,惠士奇《易说》谓当作兀。《说文》:“兀,下基也。”这里指房基。②涣,《象辞》释为冲洗,冲散。机,当借为迹,污迹。与经意有别。
【原文】
六三:涣其躬,无悔。
《象》曰:涣其躬,志在外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洪水冲到身上,幸免于难,尚可庆幸。
《象辞》说:冲刷他的身体,说明其人志在教育他人,治理国家。
【原文】
六四:涣其群,元吉,涣有丘,匪夷所思①。
《象》曰:涣其群,元吉,光大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四:洪水冲向人群,然而十分幸运,因为人群聚集在山丘上,洪水只能淹到山脚,否则其后果是平常难以想像的。
《象辞》说:冲刷大众百姓,说明君王德教广施,教化大行。
【注释】
①群,人群。丘,山丘。匪,读为非。夷,平常。匪夷所思,犹言不是平常可以想见的。②光,借为广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涣汗其大号①,涣王居②,无咎。
《象》曰:王居无咎,正位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洪水横溢,淹没国都,淹及王宫,牵好人员早巳撤走,没有大的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王宫没有遭遇灾难,因为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位尊且正,自然无灾难。
【注释】
①涣汗,水势盛大貌。大号,国都。②涣王居,犹言洪水淹及王宫。
【原文】
上九:涣其血去逖出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涣其血,远害也②。
【译文】
上九:洪水退去,忧患消除,但仍须警惕,加强防范,这样就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有血光之灾,走开,远远地走开,这样就可远离灾害。
【注释】
①血,借为恤,忧患。去,清除。逖,通畅,警惕。出,产生。②《象辞》以“远害”释此句,盖其句读有异。当理解为:“涣其血,去,逖出。”释血,为血光之灾。释逖为远。
兑(卦五十八)--邦交以和为贵
[
2009/11/08 10:14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兑①:亨。利贞。
【译文】 兑卦:亨通。吉利的贞卜。
【注释】 兑,本卦为同卦相叠(兑下兑上)。兑为泽,两兑相叠,有两泽相连,两水交流之象,喻上下相和,则团结一致,朋友相慕,则切磋讲习,这是一个令人欢欣的场面,所以卦名曰兑。兑,《彖辞》说:“兑,说也。”说,即悦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兑,说也。刚中而柔外①,说以“利贞”②,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。说以先民③,民忘其劳。说以犯难,民忘其死。说之大,民劝矣哉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兑,就是喜悦的意思。君子内秉刚健之德,外抱柔和之姿,以团结协和为愿望,以利人利物为存心,坚持正道,所以能够顺乎天意而合乎人心。以悦民之道引导大众前进,大众将不顾劳累而追随,以悦民之道引导大众冒险,大众也会不顾生死而赴之。悦民之道的伟大作用就在于大众因此而劝勉奋进,共济时艰。
【注释】 ①刚中而柔外,本卦九二、九五阳爻,为刚,分居下卦、上卦中位,是为“附中”。六三、上六阴爻,为柔,分居下卦、上卦外位,所以说“柔外”。这种卦象显示,君子内秉刚健之德,外抱柔和之姿。坚行正道。②说,取悦于民。利,与人谋利。贞,贞正,犹言坚持正道。以,连词。③先民,引导大众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丽泽①,兑。君子以朋友讲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为两兑相叠,兑为泽.两泽相连,两水交流是兑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广交朋友,讲习探索,推广见闻。
【注释】 ①丽,王弼说:“丽,犹连也”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和兑,吉。
《象》曰:和兑之吉,行未疑也①。
【译文】
初九:和睦欢喜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和睦欢喜之所以吉利,因为人际邦交无所猜疑。
【注释】
①疑,高亨说:“疑,借为碍。《说文》:‘碍,止也。’即阻止之义。”可备一说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孚兑,吉,悔亡①。
《象》曰:孚兑之吉,信志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二:优待俘虏,吉利,没有悔恨。
《象辞》说:以诚信待人,人亦热忱待之,之所以吉利,因为互相之间有了信任。
【注释】
①孚兑,被俘而不恐惧,犹言优待俘虏。②《象辞》释“孚”为诚信,与经意不合。志,沙少海先生说:“借志为之.用如代词。”
【原文】
六三:来兑,凶①。
《象》曰:来兑之凶,位不当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三:以使人归服为乐,蕴藏着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以使人归服为乐,蕴藏着凶险,因为力小而任大,德薄而欲多,所行必不当。
【注释】
①来,招来,归服。②位不当,此以六三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三阴爻而居阳位,喻人所行与其地位不相称。
【原文】
九四:商兑未宁①,介疾有喜②。
《象》曰:九四之喜,有庆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商谈恢复邦交之事,尚未达成协议,但两国的矛盾分歧有了愈合的趋势。
《象辞》说:九四爻辞所讲的喜,即是指将有喜庆之事。
【注释】
①商,商谈。商兑,犹言商谈互相和好,恢复邦交。宁,定。未宁,犹未达成协议。②介,小。介疾,小毛病。这里喻指两国间的矛盾分歧。喜,犹言病愈,愈合。
【原文】
九五:孚于剥①,有厉。
《象》曰:孚于剥②,位正当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五:被剥国俘虏。剥国无理挑衅,必遭惩罚(对我方而言,坏事将变为好事)。
《象辞》说:当被侵剥之时,仍以诚信待人,正如九五阳爻所象,其人秉行中正之道,必能逢凶化吉。
【注释】
①孚于剥,李镜池说:“句式同《随?九五》‘孚手嘉’,意即被剥国所俘虏。”从本卦各爻辞所记录的内容看,这是一个讲邦交的专卦,李说可采。《象辞》释此句为“位正当”,据其通例,“有厉”之下当脱一“吉”字。②《象辞》释“孚”为诚信。剥,剥落,侵削。③位正当,九五阳爻处上卦中位,是得其位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引兑①。
《象》曰:上六引兑,未光也②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引导大家和睦相处。
《象辞》说:上六爻辞讲引导大家和睦相处,用意虽佳,但上六阴爻处一卦之尽头,像其人未必能一呼百应。
【注释】
①引,引导。兑,欢喜,和睦。②未光,此以上六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上六处一卦尽头,是孤立之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