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fyb.net.ru/photos/zy/47困.jpg
【原文】 困①:亨。贞大人吉,无咎。有言不信②。
【译文】 困卦:通泰。卜问王公贵族之事吉利,没有灾难。筮遇此爻,有罪之人无法申辩清楚。
【注释】 ①困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番(坎下兑上)。上卦为兑,兑为阴,为泽;下卦为坎,坎为阳,为水,大泽漏水,水草鱼虾,处于穷困之境。阳处阴下,刚为柔掩,像君子才智难展,处于困乏之地。所以卦名曰困。②言,李镜池说:“借为愆,罪。”信,伸,这里指申述清楚。
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困,刚揜也①。险以说,困而不失其其所,“亨”,其为君子乎?“贞大人吉”,以刚中也。“有言不信”②,尚口乃穷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困卦的上卦为兑,兑为阴;下卦为坎,坎为阳。阳刚掩压于阴柔下,这是困卦的卦象。困卦的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;下卦为坎,坎义为险。处境困苦而内心和平,是困卦的品德。虽然身处困境,但不失其操守,穷中求通,恐怕只有德才兼备的君子才具有这种信念。卦辞说:“王公贵族占卜得吉兆”,因为九二、九五阳爻居于下卦、上卦的中位,这一爻位显示王公贵族行事中正,自然吉利。卦辞又说:“讲话别人不相信”,因崇尚空谈,不务实际,无人信任,自致穷困。
【注释】 ①揜,《释文》:“揜,本作掩,虞作弇。”《集解》本亦作弇。揜、弇、掩古通用。《说文》:“弇,盖也。掩,覆也。”②有言不信,《彖辞》释“言”如字,释“信”为信任,与经意有别。
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无水,困。君子以致命遂志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坎,坎为水,水渗泽底,泽中干涸,是困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处境艰难自励,穷且益坚,舍身捐命,以行其夙志。
【注释】 ①致命,犹言献出生命。遂志,犹言实行志愿。

【原文】
初六:臀困于株木①,入于幽谷②,三岁不觌。
《象》曰:入于幽谷,幽不明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臀部被狱吏的刑杖打伤,被投入黑暗的牢房中,三年不见其人。
《象辞》说:进入了幽深的山谷,自然幽暗不明。
【注释】
①困,此处犹今语挨打。株木,木棍,这里指官吏所用的刑杖。②幽谷,这里指牢狱。《象辞》解“幽谷”如字,与经意有别。

【原文】
九二:困于酒食,朱绂方来①,利用享祀。征,凶。无咎②。
《象》曰:困于酒食,中有庆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酒醉未醒,穿着红色服装的蛮夷前来进犯,忧患猝临,宜急祭神求佑。至于占问出征,则有危险。其他事无大的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酒醉未醒,天予命赐公卿之服,因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这是将有喜庆之事的兆头。
【注释】
①朱绂。李镜池说:“红色的服装。代指穿红色服装的民族。不是国名。绂借为祓。《说文》:‘祓,蛮夷衣。’”《象辞》则解为天子所赐的侯王公卿之服。②无咎,此为另一占之贞兆辞。

【原文】
六三:困于石①,据于蒺藜②,入于其官,不见其妻,凶。
《象》曰:据于蒺藜,乘刚也。入于其宫,不见其妻,不祥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被石头绊倒,被蒺藜刺伤,历难归家,妻子又不见了,这是凶险之兆。
《象辞》说:被石头绊倒,被蒺藜刺伤,之所以屡遇艰难,因为六三阴爻居于九二阳爻之上,像弱者攀附于强暴之人,必受其挟持威凌。回到家中,妻子又不见了,这是不祥之兆。
【注释】
①困,绊倒,困于石,犹言被石头绊倒。②蒺藜,草名,一种有刺的植物。

【原文】
九四:来徐徐,困于金车①。吝,有终。
《象》曰:来徐徐,志在下也。虽不当位,有与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其人被关押在囚车里,慢慢地走来。真不幸,但最后还是被释放。
《象辞》说:行走缓慢,不求速进,志向卑微的表现。九四之爻居于九五之下,像人甘居下位,因为态度谦卑,倒能得人帮助。
【注释】
①金,《释名?释天》:“金,禁也。”金车,即指禁车,犹言囚车。②《象辞》不解“困子金车”,孤立地解释“来徐徐”,与经意显别。

【原文】
九五:劓刖①,困于赤绂②,乃徐有说③,利用祭祀。
《象》曰:劓刖,志未得也。乃徐有说,以中直也。利用祭祀,受福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割了鼻子,断了腿,被身着红色服装的蛮夷虏去。后来慢慢找到脱身的机会,终于逃脱回家。宜急祭神酬谢。
《象辞》说:割了鼻子,断了腿,是说其人不得志,身处险境。后来慢慢地脱离了险境,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立身正直,自能化险为夷。宜祭祀鬼神,因为爻象指示:祈求鬼神保佑,承受其福荫。
【注释】
①劓(yì),割鼻。刖(yuè),断腿。②赤绂,参见前注“朱绂”。③说,借为脱。

【原文】
上六:困于葛藟①,于臲卼②,曰动,悔有悔。征,吉③。
《象》曰:困于葛藟,未当也。动,悔有悔,吉行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被葛藟绊倒,被小木桩刺伤,处境如此艰难,不宜有所行动,否则悔上加悔。至于占问出征则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被葛藟绊倒,因为行为不得当。悔悟到动则招悔,必能谦慎行事丽逢吉利。
【注释】
①葛藟(lěi),蔓生植物,有刺,又叫葛针。②于臲卼(nièwù),高亨说:“以六三爻辞例之,此文当作‘困于葛藟,据于臲卼。’脱‘据’,应据补。”臲卼,小木棨。③有,当读为又。征,吉,当属另占附载。《象辞》所释与经意有出入,详见译文。

http://fyb.net.ru/photos/zy/46升.jpg
【原文】 升①:元亨②,用见大人③,勿恤。南征吉④。
【译文】 升卦:非常亨通,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,不用担忧。占得此爻,出征南方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升: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坤上)。外卦为坤,坤为地;内卦为巽,巽为木。木植于地,由小到大,由低到高,年年生长,所以卦名曰升。②元,大。亨,亨通。③用见,《释文》:“用见本或作利见。”汉帛书《周易》亦作利见,当据改。④南征,据李镜池说,似指穆王伐楚之事。
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柔以时升①,巽而顺,刚中而应,是以大“亨”②,“用见大人,勿恤”,有庆也。“南征吉”,志行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本卦的初爻为阴,它依时演进,逐次上升,这是升卦的基本结构。升卦的上卦为坤,坤义为顺;下卦为巽,巽义为逊。而且九二阳爻居于下卦的中位,六五阴爻居于上卦的中位,这是升卦的卦像。它向人们显示:内有谦逊的美德,外抱柔顺的态度,君臣各居其位,秉行贞中之道,团结统一,所以国运通泰,功业完满。卦辞所说的“利于会见王公贵族,不必担虑”,是指将有喜庆之事。卦辞又说:“出征南方吉利”,表示出征有利,志得意行。
【注释】 ①《彖》,今本作象。阮元《校勘记》曰:“石经、岳本,宋本、闽本、监本、古本、足利本,象作彖,按象字误也。”今据改。柔以时升,升卦的初爻为阴爻,为柔,第四、第五、第六爻均为阴爻,这种结构有阴爻逐次上升之像。②“巽而顺”三句,本卦上卦为坤,坤义为顺;下卦为巽,巽义为逊,所以谦逊而又和顺是升卦的义蕴。九二阳爻,为刚,居下卦中位,所以说“刚中”。六五阴爻,为柔。居上卦中位,与九二为同位之爻,刚柔相应。象征君臣各守其位,互相和应。这些卦、爻之象综合起来就是升卦的卦象。它的哲理的社会的意义则表现为升。因其象征着不断发展,所以前途远大,功业完满。亨,完美。
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顺德,积小以高太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外卦为坤,坤为地;内卦为巽,巽为木。可见木植于地中,是升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遵循德义,加强修养,从细小起步,逐步培育崇高的品德。

【原文】
初六:允升,大吉①。
《象》曰:允升,大吉,上合志也②。
【译文】
初六:前进发展,大吉大利。
《象辞》说:前进发展,大吉大利,是说尚能契合心意。
【注释】
①允,沙少海先生说:“通*。《集韵》:‘*,余准切。本作*,训进。会意。’升,这里训发展。允升,犹言前进发展。” ②上,当读为尚。

【原文】
九二:孚乃利用禴,无咎①。
《象》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春祭宜用俘虏作为人牲,则无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二爻辞讲祭祀鬼神必以忠信,从而将有喜庆之事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即俘。禴,春祭名。此句又见于萃卦六二之爻,详见前注。《象辞》解“孚”如忠信,与经意不合。

【原文】
九三:升虚邑①。
《象》曰:升虚邑,无所疑。
【译文】
九三:登临于建立在大丘之上的城邑。
《象辞》说:登临于建立在大丘之上的城邑,登高望远,所见甚明,故无所疑惑。
【注释】
①虚,高亨说:“大丘也。虚邑,邑在大丘之上者也。”邑,城邑。此爻无贞兆辞。

【原文】

六四:王用亨于岐山①。吉,无咎。 《象》曰:王用亨于岐山,顺事也。

【译文】

六四:周王在岐山祭祀鬼神。筮遇此爻,吉利,并无灾祸。 《象辞》说:周王在岐山祭祀鬼神,之所以吉而无灾祸,因为这是顺乎天理之事。

【注释】

①王,周壬。亨,即享字,祭祀。_岐山,西周境内的地名,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。据李镜池说,享祭歧山,可能是指太王迁于岐山时事,也可能指文王迁于丰之前的事。

【原文】

六五:贞古,升阶①。 《象》:贞吉,升阶,大得志也。

【译文】

六五:占得吉兆,所占之事将逐步发展。 《象辞》说:信守正道,自然吉利,其事业必然逐步发展,说明其志愿得伸,目的达到。

【注释】

①升,登。阶,梯。升阶,犹言拾级而升。②贞,贞卜。《象辞》释贞为忠信,与经意不合。

【原文】

上六:冥升,利于不息之贞①。 《象》曰:冥升在上,消不富也②。

【译文】

上六:深夜不眠,勤勉不息地工作则符合此吉兆。 《象辞》说:上六爻辞讲深夜不眠,因为上六之爻据一卦之首,爻位孤悬,其人虽处高位,但环境不利,不过,勤于职守则可以消灾得福。

【注释】

①冥,夜晚。升,兴,’这里作不寐讲。贞,卜问,贞兆。利于不息之贞,犹言这是利于勤劳不息的人的贞兆。②富,高亨说:“富字义可通,但不确切,疑富当借为福。”


http://fyb.net.ru/photos/zy/45萃.jpg
【原文】 萃①:亨。王假有庙②。利见大人,亨,利贞。用大牲③,吉。利有攸往。
【译文】 萃卦:通泰。王到宗庙举行祭祀。占得此卦,利于会见贵族王公,亨通,这是吉利的贞兆。用牛牲祭祀,也很吉利,并且出行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萃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坤下兑上)。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坤,坤为地。有泽淹大地,洪水横流之象。用比喻政事丛杂,危机四伏。以警戒君子顺天任贤,防范未然,所以卦名曰萃。萃,《彖辞》:“萃,聚也。”②假,《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假,至也。”有,高亨说:“犹予也。”③大牲,牛。古代以牛为大牲。
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萃,聚也。顺以说,刚中而应,故聚也①。“王假有庙”,致孝享也,“利见大人,亨”,聚以正也。“用大牲,吉,利有攸往”,顺天命也。观其所聚,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萃,就是聚积的意思。萃卦的下卦为坤,坤义为顺;上坤为兑,兑义为悦,而且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,这是萃卦的卦象。它昭示人们:顺应事理,取悦人心,君子各守中正之道,互相和应,这样必能团结大众。“王到宗庙祭祀”,这是君王致孝先祖的享祭。“利于会见王公贵族,亨通”,这是说君子团结聚集,是本着光明正大的原则,并非以私邪互相交通。“用牛牲祭祀,吉利,并且出行吉利”,这是顺应天命的举动。君子相聚则相励以正道,小人相聚则相推入祸门,综观天地间人类、物类的类聚群分,它们的吉凶祸福就可以知道了。
【注释】 ①“顺以说”三句,本卦下卦为坤,坤义为顺,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。所以柔顺而又和悦是萃卦的义蕴。九五阳爻,为刚,居于上卦中位,所以说“刚中”。它与居于下卦中位的六二阴爻,同位相应。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的综合性的卦、爻之象,就组成了萃卦的卦象。它的哲理的和社会的含义则表现为“聚”。聚,聚积,团结。
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上于地,萃。君子以除戎器,戒不虞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坤,坤为地。泽水淹地,是萃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洪水横流,祸乱丛聚为戒,从而修治兵器,戒备意外的变乱。
【注释】 ①《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除,修。戎,兵也。”不虞,意外之患。

【原文】
初六:有孚不终①,乃乱乃萃②,若号③,一握为笑④,勿恤。往,无咎。
《象》曰:乃乱乃萃,其志乱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捕获了俘虏,却又逃跑了,引起纷乱和忧虑,大家呼喊着四处追捕。终于追回了,又高兴得嘻嘻哈哈,用不着担忧了。占得此爻,大胆前往,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混乱呵,憔悴呵,其人神志昏乱。
【注释】
①不终,犹言抓来后又逃跑。②乱,纷乱。萃,当读悴,忧虑。《象辞》解“萃”如悴,憔悴。③若,高亨说:“若,犹而也。”号,呼号。④一握,闻一多谓同嗌喔、咿喔,笑声(见《周易义证类纂》)。

【原文】
六二:引吉①,无咎。孚乃利用禴②。
《象》曰:引吉,无咎,中未变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占得此爻,长时间吉利,没有灾难。占问祭祀,贞兆显示:春祭要用俘虏作人牲才好。
《象辞》说:“长时间吉利,没有灾难”,因为六二阴爻居于下卦中位,象人坚守正道,绝不改变。
【注释】
①引吉,沙少海先生说:“引,声假作永,训长期。引吉,犹言永吉,即长期吉利。同于‘永贞吉’、‘利永贞’。”②孚,同俘,这里指用作人牲的俘虏。禴(yuè),经传作祷,春祭名。

【原文】
六三:萃如嗟如①。无攸利。往,无咎,小吝。
《象》曰:往无咎,上巽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三:忧愁嗟叹。占得此爻,无所利。出行则无灾难,但有小小的麻烦。
《象辞》说:出行无灾难,因为六三阴爻居于九四阳爻之下,像臣下顺从君上,行为谨慎。
【注释】
①萃,借为悴,忧虑。如,形名词词尾,无义。②巽,通逊,服从。上巽,巽上的倒装,犹言顺从上面的人。

【原文】
九四:大吉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大吉,无咎,位不当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大吉大利,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贞兆本来是大吉大利,但结果仅仅是没有灾难,因为九四阳爻而居阴位,像人才小德薄而忝高位,论其官运则谓亨通,论其居官则求无灾祸而已。
【原文】
九五:萃有位,无咎①。匪孚,元永贞,悔亡②。
《象》曰:萃有位,志未广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瘁心力于其职守,没有灾祸。不轻易责罚别人,卜问长期的吉凶,贞兆显示:没有大的悔恨。
《象辞》说:瘁心力于其职守,结果仅仅是没有灾祸,因为才具驽下,不能有所建树。
【注释】
①萃,借为瘁。有,这里用法同于。②孚,高亨说:“罚也。”元,大。永,长久。

【原文】
上六:赍咨涕洟,无咎①。
《象》曰:赍咨涕洟,未安上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叹息流涕,忧心忡忡,但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叹息流涕,忧心忡仲,因为上六之爻居于一卦的尽头,孤悬无据,像人虽居高位,但如履薄冰,惊恐度日。
【注释】
①赍咨(jīzī),即咨嗟,叹息。涕,眼泪。洟,鼻涕。

http://fyb.net.ru/photos/zy/44诟.jpg
【原文】 姤:女壮,勿用取女①。
【译文】 姤卦:梦见女子受伤。筮遇此卦,不利于娶女。
【注释】 ①垢(gòu)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乾上)。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天下有风,吹拂万物;阴阳交遇,万物盛壮。在《彖》、《象》看来,用喻君王在上,颁教命于下,风行天下,洽合人意,治道大行,所以卦名曰姤。姤,当读为遘,《说文》:遘,遇也。”即交合之意。姤卦与夬卦卦象相对,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组卦。壮,借为戕,伤。取,借为娶。女壮,当为梦占辞,即求筮的人以梦中之事求占吉凶。
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①,“勿用取女,”不与长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②。刚遇中正③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时,义大矣哉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姤,就是相遇的意思,即指初六阴爻与其余五阳爻相遇。卦辞所讲的“不利于娶女”,因姤卦的卦象是一阴爻与五阳爻相遇,像一女遇五男,他们之间是不能长久相处的。卦象又显示:天地相构,阴阳交流,万种物类成长壮大。九二阳爻、九五阳爻分别居于下卦、上卦之中位,像君臣分居其位,秉行中正之道,因而正道大行于天下。天地相构,阴阳交流,合乎时宜,循乎时序,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。
【注释】 ①柔遇刚,本卦的基本结构是,初六阴爻居于下,其余五阳爻居于上。意为阴爻初生,即所遇者皆为阳爻,故曰“柔遇刚”。②品,种类。品物,犹言物类,万物。咸,皆。章,犹言茂盛。③刚遇中正,本卦九二阳爻,为刚,居下卦中位,九五阳爻,为刚,居上卦中位,均得其位。像君子得位,行贞正之道。
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天下有风,姤。后以施命诰四方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巽,巽为风,可见天下有风,是姤卦的卦象,君王观此卦象,从而效法于风之吹拂万物,施教化于天下,昭告四方。
【注释】 ①后,君。诰,告。

【原文】
初六:系于金柅①。贞吉。有攸往,见凶。赢豕孚蹢躅②。
《象》曰:系于金柅,柔道牵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之上。这是吉利的贞兆。若占问有所往,则必逢凶险,就象瘦弱的猪被不情愿地拖回来。
《象辞》说: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上,是说柔物被牵制于刚物,以像柔弱者依附于刚强者,则获吉利。
【注释】
①金,这里指黄铜。柅(nǐ尼),高亨说:“织布帛的一种工具,缠线于其上,线之一端系于机,此物东北人呼为‘闹子’,闹即柅之转音。”系于金柅,是梦中之象,求筮者以此求占吉凶。本卦六爻皆以梦象为占。梦中之象多为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反映,无深义。《象》不甘以平易解之,故作高深之辞,这是布道者惯用的手法。②羸,瘦弱。豕,猪。孚,读为桴(fú),牵引。蹢躅(zhízhú),徘徊不前的样子。

【原文】
九二:包有鱼①,无咎,不利宾②。
《象》曰: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厨中有鱼。占得此爻,没有灾祸,但不利宴请宾客。
《象辞》说:厨中有鱼,有鱼无肉,乃小康之象,不宜大肆宴请宾客。
【注释】
①包,《释文》:“包,本亦作庖。”即厨。包有鱼,梦占之辞。②宾,这里用如动词,犹言宴请宾客。③义,读为宜。

【原文】
九三:臀无肤,其行次且①。厉,无大咎也。
《象》曰:其行次且,行未牵也。
九三:臀部负伤,行走困难。占得此爻,有危险,但尚无大的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行走困难,因为没有人扶持。
【注释】
①肤,肉,臀无肤,犹言臀部负伤。次且,借为趑趄。马融说:“却行不前也。”此句为梦占辞。
【译文】

【原文】
九四:包无鱼。起凶①。
《象》曰:无鱼之凶,远民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厨中无鱼。筮遇此爻,有所动作必遭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厨中无鱼之爻,显示其人必遭凶险。因为九四阳爻而居阴位,像君王失其权位,脱离民众。
【注释】
①起,孔颖达说:”起,动也。”

【原文】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殒自天①。
《象》曰:九五含章,中正也。有殒自天,志不舍命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五:匏瓜缠着杞树生长,隐印的瓜纹很好看。忽然从头顶上方掉下一个瓜来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五爻辞讲的隐含文彩,即指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秉含中正之德。自天上殒落,说明高尚的志行不得施行,故舍命而殉志。
【注释】
①“以杞”三句,沙少海先生说:“以,这里通倚,训缠着。包,这里通匏。包瓜,犹言匏瓜。章,训文彩。含章,犹言很有文彩。天,这里声假为颠,训头顶。殒,训掉下。”天,《象辞》解如字,与经意不合。此句记
梦中之象,但无贞兆之辞。②不,高亨说:“当读为否,否,闭塞不通也。舍,借为捨。志不舍命,即志否捨命,谓其志闭塞不得行,则舍弃生命也。”

【原文】
上九:姤其角①,吝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姤其角,上穷吝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遭遇野兽,处于它的角锋之下,不是好兆头,但没有大的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遭遇野兽,处于它的角锋之下,因为上九阳爻居一卦之尽头,像人处于穷困之境地。
【注释】
①姤,遭遇。“姤其角”也是梦象。

http://fyb.net.ru/photos/zy/44诟.jpg
【原文】 姤:女壮,勿用取女①。
【译文】 姤卦:梦见女子受伤。筮遇此卦,不利于娶女。
【注释】 ①垢(gòu)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巽下乾上)。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巽,巽为风。天下有风,吹拂万物;阴阳交遇,万物盛壮。在《彖》、《象》看来,用喻君王在上,颁教命于下,风行天下,洽合人意,治道大行,所以卦名曰姤。姤,当读为遘,《说文》:遘,遇也。”即交合之意。姤卦与夬卦卦象相对,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组卦。壮,借为戕,伤。取,借为娶。女壮,当为梦占辞,即求筮的人以梦中之事求占吉凶。
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①,“勿用取女,”不与长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②。刚遇中正③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时,义大矣哉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姤,就是相遇的意思,即指初六阴爻与其余五阳爻相遇。卦辞所讲的“不利于娶女”,因姤卦的卦象是一阴爻与五阳爻相遇,像一女遇五男,他们之间是不能长久相处的。卦象又显示:天地相构,阴阳交流,万种物类成长壮大。九二阳爻、九五阳爻分别居于下卦、上卦之中位,像君臣分居其位,秉行中正之道,因而正道大行于天下。天地相构,阴阳交流,合乎时宜,循乎时序,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。
【注释】 ①柔遇刚,本卦的基本结构是,初六阴爻居于下,其余五阳爻居于上。意为阴爻初生,即所遇者皆为阳爻,故曰“柔遇刚”。②品,种类。品物,犹言物类,万物。咸,皆。章,犹言茂盛。③刚遇中正,本卦九二阳爻,为刚,居下卦中位,九五阳爻,为刚,居上卦中位,均得其位。像君子得位,行贞正之道。
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天下有风,姤。后以施命诰四方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巽,巽为风,可见天下有风,是姤卦的卦象,君王观此卦象,从而效法于风之吹拂万物,施教化于天下,昭告四方。
【注释】 ①后,君。诰,告。

【原文】
初六:系于金柅①。贞吉。有攸往,见凶。赢豕孚蹢躅②。
《象》曰:系于金柅,柔道牵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之上。这是吉利的贞兆。若占问有所往,则必逢凶险,就象瘦弱的猪被不情愿地拖回来。
《象辞》说:细柔之线牵附于黄铜柅子上,是说柔物被牵制于刚物,以像柔弱者依附于刚强者,则获吉利。
【注释】
①金,这里指黄铜。柅(nǐ尼),高亨说:“织布帛的一种工具,缠线于其上,线之一端系于机,此物东北人呼为‘闹子’,闹即柅之转音。”系于金柅,是梦中之象,求筮者以此求占吉凶。本卦六爻皆以梦象为占。梦中之象多为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反映,无深义。《象》不甘以平易解之,故作高深之辞,这是布道者惯用的手法。②羸,瘦弱。豕,猪。孚,读为桴(fú),牵引。蹢躅(zhízhú),徘徊不前的样子。

【原文】
九二:包有鱼①,无咎,不利宾②。
《象》曰: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厨中有鱼。占得此爻,没有灾祸,但不利宴请宾客。
《象辞》说:厨中有鱼,有鱼无肉,乃小康之象,不宜大肆宴请宾客。
【注释】
①包,《释文》:“包,本亦作庖。”即厨。包有鱼,梦占之辞。②宾,这里用如动词,犹言宴请宾客。③义,读为宜。

【原文】
九三:臀无肤,其行次且①。厉,无大咎也。
《象》曰:其行次且,行未牵也。
九三:臀部负伤,行走困难。占得此爻,有危险,但尚无大的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行走困难,因为没有人扶持。
【注释】
①肤,肉,臀无肤,犹言臀部负伤。次且,借为趑趄。马融说:“却行不前也。”此句为梦占辞。
【译文】

【原文】
九四:包无鱼。起凶①。
《象》曰:无鱼之凶,远民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厨中无鱼。筮遇此爻,有所动作必遭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厨中无鱼之爻,显示其人必遭凶险。因为九四阳爻而居阴位,像君王失其权位,脱离民众。
【注释】
①起,孔颖达说:”起,动也。”

【原文】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殒自天①。
《象》曰:九五含章,中正也。有殒自天,志不舍命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五:匏瓜缠着杞树生长,隐印的瓜纹很好看。忽然从头顶上方掉下一个瓜来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五爻辞讲的隐含文彩,即指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秉含中正之德。自天上殒落,说明高尚的志行不得施行,故舍命而殉志。
【注释】
①“以杞”三句,沙少海先生说:“以,这里通倚,训缠着。包,这里通匏。包瓜,犹言匏瓜。章,训文彩。含章,犹言很有文彩。天,这里声假为颠,训头顶。殒,训掉下。”天,《象辞》解如字,与经意不合。此句记
梦中之象,但无贞兆之辞。②不,高亨说:“当读为否,否,闭塞不通也。舍,借为捨。志不舍命,即志否捨命,谓其志闭塞不得行,则舍弃生命也。”

【原文】
上九:姤其角①,吝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姤其角,上穷吝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遭遇野兽,处于它的角锋之下,不是好兆头,但没有大的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遭遇野兽,处于它的角锋之下,因为上九阳爻居一卦之尽头,像人处于穷困之境地。
【注释】
①姤,遭遇。“姤其角”也是梦象。
分页: 5/14 第一页 上页 4 5 6 下页 最后页 [ 显示模式: 摘要 | 列表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