夬(卦四十三)--防患于未然的意识
[
2009/11/07 19:07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夬①:扬于王庭,孚号②:“有厉。”告自邑:“不利即戎③。”利有攸往④。
【译文】 夬卦:王庭里正跳舞作乐。有人呼告:“有敌人来犯。”邑中传来命令:“出击不利,要严阵以待。”筮遇此爻,出外旅行则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夬(guài)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乾下兑上)。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乾,乾为天,兑上乾下,有洪水涨上天之象。洪水滔天,必冲决堤防,所以卦名曰夬。夬,《序卦:“夬者,决也。”②扬,《礼记?乐记》:“乐者非谓黄钟、大吕、弦歌、干扬也。”干,兵器,今犹干戈连语。干扬,即以兵器为道具起舞。即所谓武舞。孚号, 即呼。③戎,武装,这里指军事行动。即戎,犹言投入战斗。④利有攸往,李镜池说:“是占行旅,不连上读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夬,决也。刚决柔也①。健而说,决而和。“扬于王庭”,柔乘五刚也②。“孚号有厉”③,其危乃光也④。“告自邑,不利即戎”,所尚乃穷也。“利有攸往”,刚长乃终也⑤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夬,就是决断的意思。夬卦刚众柔弱,刚能决胜于柔。上卦为兑,兑义为悦;下卦为乾,乾义为健。刚健而又和悦,敢于决断而又能和睦相处,这是夬卦的品德。“小人被举用于王庭”,这是因为上六阴爻居于全卦阳爻之上。“小人窃位,发号施令,声厉词严”,小人得势,蕴藏着危机,而且是普遍的危机。“邑中传来命令说出击不利”,因为发兵出战,崇尚武力,这是穷困之道。“利有所往”,是说上六之爻,孤悬独立,阳刚之爻再增进一步,则全卦纯阳,意味着小人消退,君子得势。
【注释】 ①刚决柔,本卦初、二、三、四、五爻均为阳爻,为刚;仅第六爻为阴爻,为柔。阳刚强盛,阴柔弱小,故曰“刚决柔”。②“扬于王庭”二句,《彖辞》认为本卦上六为阴爻,居于五阳爻之上,是小人凌驾群贤,阴柔凌驾群刚之象。③孚号有厉:《彖辞》解“孚号”为号令。解“厉,为严厉。正缘它所理解的小人“扬于王庭”的意思而来。④危,危险。⑤长,增长。夬卦下五爻皆为阳爻,为刚,再上进一位,则全卦之爻皆阳,阴柔彻底消退。比喻去尽小人,留得满朝君子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泽上于天,夬。君子以施禄及下,居德则忌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兑,兑为泽;下卦为乾,乾为天,可见泽水上涨,浇灌大地,是夬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泽惠下施,不敢居功自傲,并以此为忌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壮于前趾①,往,不胜为咎。
《象》曰:不胜而往,咎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脚趾受伤,仍然继续前进,将因为脚力不胜而遭致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脚力不胜而继续行进,将遭灾难。
【注释】
①壮,借为戕,即伤。
【原文】
九二:惕号,莫夜有戎,勿恤①。
《象》曰:有戎勿恤,得中道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恐惧地惊叫,夜间有敌来犯,但不足为患。
《象辞》说:有敌来犯,不足为患,因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得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惕号,惊碍。莫,古暮字。戎,这里指兵戎之灾。恤,担忧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壮于頄①,有凶。君子夬夬独行②,遇雨若濡,有愠③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君子夬夬,终无咎也。
【译文】
九三:颧骨受伤,这是凶象。君子匆匆忙忙地独个儿行路,碰上了雨,全身淋湿了,令人很不快,但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君子匆匆忙忙地独个儿行路,但最后没有灾难。
【注释】
①壮,借为戕。頄(qiú求),颧骨。②夬夬,借为趹趹,急定貌。③濡,湿。愠,恼怒。
【原文】
九四:臀无肤,其行次且①。牵羊悔亡,闻言不信。
《象》曰:其行次且,位不当也。闻言不信,聪不明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臀部受伤,走起路来踉踉跄跄。牵羊上路,悔恨丢失了羊儿,这是由于对别人的告诫不相信。
《象辞》说:行路艰难,因为九四阳爻而居阴位,像人处境不利。对于别人的告诫不相信,说明听觉虽好,但不明事理。
【注释】
①次且,借为趑趄。马融说:“却行不前也。”
【原文】
九五:苋陆夬夬中行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中行无咎,中未光也②。
【译文】
九五:细角山羊在道路中间蹦蹦跳跳,筮遇此爻无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行中正之道,仅称无灾难,大概是没有将中行之道推广施行。
【注释】
①苋,王夫之《周易稗疏》:“苋字当从*,而不从艸,音胡官切。山羊细角者也。”《说文》苋部:“山羊细角者,从兔足。”陆,借为踛,跳而跑。中行,道路中间。②中行无咎:《象辞》解“中行”为行中,犹言行中正之道,与经意有异。光,借为广。
【原文】
上六:无号①,终有凶。
《象》曰:无号之凶,终不可长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狗在哭叫,预兆着终将有凶险之事。
《象辞》说:国无号令,其势必遭凶险,说明国运衰微,终不可保。
【注释】
①无号,高亨说:“无,当作犬,形似而误。号,哭号。古人以犬号为凶兆。《器子?兼爱》下篇:‘昔者三苗大乱,犬哭于市。’是其例。故爻辞言:‘犬号,终有凶。’”《象辞》认为无号即无号令,与经意有别。
益(卦四十二)——力娩衰亡的呼号
[
2009/11/07 19:07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益①:利有攸往。利涉大川。
【译文】 益卦:筮遇此爻,利于有所往,利于涉水渡河。
【注释】 ①益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震下巽上)。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震,震为雷。风雷激荡,其势愈增。所以卦名曰益。与损卦之义,互相对立,构成一个统一的组卦。参见前注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益,损上益下①,民说无疆②,自上下下③,其道大光④。“利有攸往”,中正有庆⑤。“利涉大川”,木道乃行。益动而巽⑥,日进无疆。天施地生,其益无方⑦。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益,就是指减轻赋役,苏解民困,这样老百姓就会欢喜无边。君上谦卑,深入民间,体察民意,那么他的道义广庇四方。益卦辞说“利于有所往”,因为九五、六二分别居于上卦下卦中位,像君臣百姓,各守其道,所以吉庆安宁。卦辞又说“利于涉水渡河”,因为益的上卦为巽,巽为木,下封为震,震义为动,这一卦象表示刳木为舟,浮水而行,平安顺利。巽义为谦逊,敢于作为而心怀谦逊,其事业必定与日俱进,不可限量。上天泽润万物,大地生育万物,天地对于万物一视同仁,泽惠无边。天地对于万物,君上对于百姓,施恩布惠的主要原则是:贵在及时,要在应急。
【注释】 ①损上益下,正与损卦《彖辞》“损下益上”对待而亩,参见前注。②说,借为悦。无疆,犹言无边。③下下,前一“下”为动词,犹言深入;后一“下”用如名词,即下层,犹言民间。④光,借为广。⑤中正有庆,此以六二、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二阴爻居阴位(第二位为阴位),处下卦中位。九五阳爻居阳位(第五爻为阳位),处上卦中位,是正得其位。《彖辞》又以六二喻臣民,九五喻君王,像君臣百姓各安其位。⑥益动而巽,益指益卦。上卦为震为动,下卦为巽为谦。敢为而谦逊,是益卦的义蕴。⑦方,《广雅?释诂》:“方,类也。”无方,犹言不分种类,不分地域,一视同仁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风雷,益。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震,震为雷,风雷激荡,是益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惊恐于风雷的威力,从而见善则从之,有过则改之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利用为大作①,元吉,无咎②。
《象》曰:元吉,无咎,下不厚事也③。
【译文】
初九:筮遇此爻,利于大兴土木,大吉大利,并无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大吉大利,并无灾祸,因为百姓努力工作,加快了工程进度。
【注释】
①用,这里用法同于。大作,犹言大兴土木。②沙少海先生说:“《益》卦则根据周室兴衰的史实,着重阐述周室由兴到衰,即由益到损的变迁情况。”验之各爻辞,其说甚是。此爻所指,李镜池说:“联系下文及周人的历史看,这个‘大作’似指太王迁岐后作庙筑城,文王作丰,周公营建洛邑等。这些‘大作’必然要占卜。《周易》即根据占卜材料编选入书。《象辞》作者则没有顾虑这些史料的特指意义,只作了一般性的解说。③下,这里指庶民。厚,俞樾说:“厚读为后。”厚事即后事,犹言拖拉了工程进度。
【原文】
六二:或益之十朋之龟,弗克违①。永贞吉。王用享于帝,吉。
《象》曰:或益之,自外来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有人赐予价值十朋的大龟,不可拒违其命。卜问得长久的吉兆。君王祭祀天帝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有人赐予我们以宝龟,说明这大宝龟是从外面送来的。
【注释】
①“或益之十朋之龟”二句,与损卦六五爻辞同。但与下文连看,似与文王有关。《书?大诰》:“予不敢闭予天降威,用宁王遗我大宝龟,绍天明。”意即文王送我们大宝龟,命我们继承天命。录此以备考。
【原文】
六三:益之用凶事①,无咎,有孚,中行告公用圭②。
《象》曰:益用凶事,固有之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因为武王逝世,增加祭祀鬼神的祭物,没有灾祸。武庚乘国丧作乱,周公发兵征讨,大获胜仗,抓获俘虏。中衍向周公报告,从而举行祭祀。
《象辞》说:因为有丧事,增加祭祀鬼神的祭物,这是自然之理。
【注释】
①凶事,犹言丧事。此处似指武王逝世。用,因。②中行,高亨说:“似为人名,疑即仲衍。行字古文作衍,从人从行……*、衍形近,因误为衍。仲衍乃微子启之弟。”圭,即珪。祭祀时要执珪,故以“用圭”指代祭祀。此句疑叙同公征讨武庚之事。
【原文】
六四:中行告公,从,利用为依迁国①。
《象》曰:告公从,以益志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中衍向周公报告了处理殷室遗民之事,周公听从了,顺利地将殷商遗民分封给各封国。
《象辞》说:周公听从了王命,说明君臣上下团结更加巩固。
【注释】
①中行,即六三爻辞所讲的仲衍,又称微仲。依,即殷o《康诰》“殪戎段”,《中庸》引作“壹戎衣(依)”,可证衣、依,殷古音相同。此句疑讲周公听从成王之命将殷商遗民分封给各侯国之事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有孚,惠心勿问①,元吉。有孚,惠我德。
《象》曰:有孚,惠心勿问之矣。惠我德,大得志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捕获了很多俘虏,安抚他们,不必追究,大吉大利。这些俘虏,将感戴我的恩德。
《象辞》说:捕获了很多俘虏,安抚他们,不要追究他们的责任,使他们感戴我的恩德,说明这样可以笼络人心。
【注释】
①惠,贾谊《新书?道篇》:“心省恤人谓之惠。”惠心,好心。勿问,不必追问。惠心勿问,犹言安抚俘虏,不追究其罪责。
【原文】
上九:莫益之,或击之①,立心勿恒,凶。
《象》曰:莫益之,偏辞也②,或击之,自外来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没有人帮助他,还有人攻击他。在这种情况下,立志不坚定,就要坏事。
《象辞》说:没有人帮助他,这是周遍之辞,表示根本没有相助者。有人攻击他,说明这攻击来自外部。
【注释】
①莫,不定代词.犹言没有人。益,帮助。或,不定代词,犹言有人。击,攻击。②偏,当读为遍,即周遍。
损(卦四十一)——保持恰到好处的“度”
[
2009/11/07 19:05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损①:有孚,元吉,无咎,可贞②。利有攸往。曷之用二簋③,可用享④。
【译文】 损卦:筮遇此卦,将有所俘获,大吉大利,没有灾难,是称心的卜问。而且所往将获利。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,可享口福。
【注释】 ①损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兑下艮上)。上卦为艮,艮为山;下卦为兑,兑为泽。上山下泽,有大泽浸蚀山根之象。所以卦名曰损。用以警戒社会:剥民则损害国基,损人则伤于德行,损益之问,不得不慎。②孚,同俘。贞,卜问。可贞,称心的卜问。③曷,高亨说:“借为饁,馈食也。”簋(guǐ),盛饭的圆器,如同饭
盆。④卦辞记录三占:有孚。稠有佼往。曷之用二簋。虽事不相关,但主题统一,表示损中有益,同属吉利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损,损下益上①,其道上行。损而“有孚②,元吉,无咎,可贞③。利有攸往。曷之用二簋,可用亨。”二簋应有时,损刚益柔有时。损益盈虚,与时偕行。
【注释】 ①损下益上,本卦上卦为艮,艮为山;下卦为兑,兑为泽。《彖辞》以山比喻统治者,以泽比喻下层群众。它认为剥损人民奉养统治者,是天经地义之事。下文“损刚益柔”其义与此同。②孚,信,中。这里当指适中而言,即节度。与经意不同。③贞,《彖辞》释为中正,犹言稳定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损,征赋于百姓而奉养贵族王公,这是国家法度,由统治者制定而广泛施行。征赋百姓,但能“有所节度,则大吉大利,太平无事,可以稳定社会。有所举动必获其利。祭祀鬼神,也可以只用两簋食品,因为这是依丰歉而定”。征赋百姓,奉养王公贵族,虽然是国家法度,但有时也裁抑王公贵族的利益,而赈济民困。总之损上益下,损下益上,应因时制宜,制衡得当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山下有泽,损。君子以惩忿欲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艮,艮为山;下卦为兑,兑为泽,可见山下有泽是损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泽水浸蚀山脚为戒,从而制止其忿怒,杜塞其贪欲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巳事遄往①,无咎。酌损之②。
《象曰:巳事遄往,尚合志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祭祀大事,得赶快去参加,这才不会有灾难。祭品过丰,可以酌情减损。
《象辞》说:“祭祀大事,得赶快去参加”,这是体现了敬畏鬼神的心意。
【注释】
①巳,《释文》:“巳,虞作祀。”《集解》本作祀。遄(chuán),《释文》:“遗,速也。”②酌损之,此当针对祭品而言,祭品过丰,即剥民过甚,酌损之,亦属无咎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利贞。征,凶。弗损,益之。
《象》曰:九二:利贞,中以为志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吉利的卜问。征伐他国则凶。因为这样作对于他国非但不能损伤,反而有利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二爻辞讲的吉利的卜问,因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行事以处正守贞为心。
【原文】
六三:三人行则损一人,一人行则得其友。
《象》曰:一人行,三则疑也①。
【译文】
六三:三人同行,难免意见分岐,必有一人被孤立。一人独行,孤单无助,则主动邀人作伴。
《象辞》说:一人独行,凡事自作主张,事无掣肘。三人同行,遇事各持己见,滋生疑惑。
【注释】
①—人行,高亨说:“行上疑脱志字。志行,谓其主张得以实行。疑,谓主张分岐,不得不实行,意见相对。”可备一说。无“志”字与文义亦无碍。
【原文】
六四:损其疾,使遄有喜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“损其疾”,亦可喜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要消除疾病,赶快求巫祭神,病就会有好转,必无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“求巫祭神消除疾病”,也是可喜之事。
【注释】
①使,使人祭祀。李镜池说:“卜辞说使人于某,是使人往祭之意。如‘使人于沚’(《乙1355》), ‘使人于河’(《粹36?46》)。”有喜,高亨说:“古人谓病愈为有喜,因其为可喜之事也。”
【原文】
六五:或益之十朋之龟①,弗克违,元吉。
《象》曰:六五元吉,自上祐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有人送给他价值十朋的大龟,这不能拒而不收,得龟用于占卜这是大吉之事。
《象辞》说:六五爻辞讲的大吉大利,因为上天保佑他,赐以灵龟,所以大吉。
【注释】
①朋,朋贝,即钱币。其时以贝十枚为一串,称朋,十朋,即贝一百枚。十朋之龟,言价值昂贵。
【原文】
上九:弗损益之,无咎,贞吉。利有攸往。得臣无家①。
《象》曰:弗损益之,大得志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不要减损,不要增益,一任其旧,没有灾难,卜问得吉兆。筮遇此爻,有所往则必获利,将得到一单身奴隶。
《象辞》说:不要减损,不要增益,公允执中,如此行事,平生志愿当能实现。
【注释】
①臣,这里指奴隶。铜器铭文每说锡臣多少家,知奴隶以家计算。无家,当为单身奴隶。
解(卦四十)——逢凶化吉的商旅经历
[
2009/11/07 19:04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解①:利西南,无所往,其来复,吉。有攸往,夙②,吉。
【译文】 解卦:利于西南行,但是,若没有确定的目标,则不如返回,返回吉利。如果有确定的目标,则宜早行,早行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解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坎下震上)。上卦为震,震为雷;下卦为坎,坎为雨。雷雨交加,荡涤宇内;阴阳交合,惊蛰震伏。从而万象更新,万物育生,所以卦名曰解。②夙,早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解,险以动,动而免乎险,解。解“西南”,往得众也。“其来复,吉”,乃得中也。“有攸往,夙,吉”,往有功也。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①。解之时,大矣哉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解的内卦为坎,坎为险;外卦为震,震为动;遇险而动,积极行动方可摆脱危险,这就是解卦所昭示的意义。卦辞说“利于西南行”,因为西南方为坤方,坤为众,西南之行必得众人之助。卦辞说“返归亦吉利”,因为此行合符正道。卦辞说“有确定的目标,则宜及早行,早行吉利”,因为所往必有功利。解的上卦为震,震为雷;下卦为坎,坎为雨,因而解的卦象是天地开启而雷雨并作。雷雨并作,则百果草木出土发芽。天地开启,化育万物,其作用是伟大的。
【注释】 ①甲,篆文作宁,甲文、金文作十,象草木种子出土发芽之形。坼,《释文》:坼,马、陆作宅。”王引之说:“坼、宅皆借为乇,草木生叶也。甲坼,犹言破土发芽,生枝长叶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雷雨作,解。君子以赦过宥罪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震,震为雷;下卦为坎,坎为雨,雷雨并作,化育万物,是解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赦免过失,宽宥罪人。
【原文】
初六:无咎①。
《象》曰:刚柔之际,义无咎也②。
【译文】
初六:筮遇此爻,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初六与九二相接,为刚柔相应之象,喻君臣、夫妻和衷共济,其义自无灾难。
【注释】
①本爻无贞事辞。只有贞兆辞。②刚柔之际,际,交际,交会。此以初六、九二爻象、爻辞为据。初六阴爻,为柔,处于九二阳爻(为刚)之下,是刚柔交际之象,喻君臣、夫妻和衷共济。
【原文】
九二:田获三狐,得黄矢①。贞吉。
《象》曰:九二贞吉,得中道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畋猎获得三只狐狸,猎物身上带着铜箭头。卜问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二爻辞讲的卜问得吉兆,因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其人行事遵循正道。
【注释】
①田,借为畋,狩猎。黄矢,铜箭头。
【原文】
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咎。
《象》曰:负且乘,亦可丑也,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?
【译文】
六三:带着许多财物,又是背负,又是车拉,招摇惹盗,自然招致盗寇抢劫,卜问有灾祸之象。
《象辞》说:带着许多财物,又是背负,又是车拉,招摇惹盗,这是愚蠢可耻之事,由于自已慢藏诲盗,招致盗寇,又能谴责谁呢?
【原文】
九四:解面拇①,朋至斯孚②。
《象》曰:解而拇,未当位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四:赚了钱,而懒怠不想走,结果被人虏去。
《象辞》说:懒怠不想动,说明其人怠于职守,不称其位。
【注释】
①解而拇,沙少海先生说:“解,声借为懈,训懈怠。而,汉帛书《周易》作其,当从之。拇,通*,训脚大指,这里代脚。解而拇,犹言懒动脚,即不想走。”②朋,朋贝。朋至,犹言获得朋贝,即赚了钱。斯,用如则。孚,同俘。本爻当为商旅之人一次生活遭遇的记录,《象辞》则将其抹上政治色彩。③未当位,此以九四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九四阳爻而居阴位,亦喻人不称其位。
【原文】
六五:君子维有解,吉①,有孚予小人②。
《象》曰:君子有解,小人退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君子被拘囚后又获释,吉利;小人贝!j将受罚。
《象辞》说:君子解除了小人的职务,说明小人被摒退。
【注释】
①维,闻一多说:“维犹系也。解,释也。‘维有解’即系而得释。”《象辞》释“有解”与经意不合,详译文。②孚,惩罚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①,获之,无不利。
《象》曰:公用射隼,以解悖也②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在高高的城墙上,王公射中一只鹰,并且抓到了,这没有什么不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王公射鹰,意在除强去暴。
【注释】
①隼(sǔn损),即鹰。墉,城墙。②悖,《尔雅?释诂》:“悖,强也。”《释言》:“强,暴也。”悖,即强暴。
蹇(卦三十九)——艰难困苦结硕果
[
2009/11/07 19:03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蹇①。利西南,不利东北。利见大人。贞吉。
【译文】 蹇卦:筮遇此卦,利西南行,不利东北行。利见贵族王公,获吉祥之兆。
【注释】 ①蹇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艮下坎上)。上卦为坎,坎为水;下卦为艮,艮为山。山上有水,山石嶙峋,水流曲折。山高水险,喻人行路艰难,修业不息,所以卦名曰蹇。蹇,《彖辞》“难也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蹇,难也,险在前也。见险而能止。知矣哉①。蹇“利西南”,往得中也。“不利东北”,其道穷也。“利见大人”,往有功也。当位“贞吉”②,以正邦也。蹇之时,用大矣哉。
【注释】 ①“见险而能止”二句,本卦上卦为坎,坎有险义;下卦为艮,艮有止义。所以蹇卦体现了见险能止的义蕴。知,借为智。②当位贞吉,此以六二,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二阴爻居阴位(第二位为阴位),九五阳爻居阳位(第五位为阳位)是为得位。贞,《彖辞》释为“贞正”,以配六二,九五之爻象,与经意不符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蹇,艰难的意思。蹇的上卦为坎,坎为险;下卦为艮,艮为山。“险阻在前”是蹇卦的卦象。见险而能停止不前,这是明智之举。蹇卦辞说:“利于西南行”,因为西南为坤方,坤为地,地平坦,西南之行是行于正道。卦辞说:“不利于东北行”,因为东北为艮方,艮为山,山险峻,东北之行则困穷不通。卦象又显示,“会见贵族王公则有利”,所往有功。六二之爻与九五之爻各居阴阳之位,有得位之象,像君臣各正其位,各持中正祥和之德,从而国家能得到治理。蹇的卦义是见险而止,进止得时,在生活中意义是重大的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山上有水,蹇。君予以反身修德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上卦为坎,坎为水;下卦为艮,艮为山,山石磷峋,水流曲折,是蹇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悟行道之不易,从而反求诸己,修养德行。
【原文】
初六:往蹇来誉①。
《象》曰:往蹇来誉,宜待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出门艰难,归来安适。
《象辞》说:出门艰难,归来安适,知难而退,坐待时机。
【注释】
①誉,闻一多说:“誉,读为*。”《说文》:“*,安行也。”
【原文】
六二: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①。
《象》曰:王臣蹇蹇,终无尤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王臣之所以屡犯艰难,并不是为自身私利。
《象辞》说:王臣出以公心屡犯艰难,其自身始终没有过失。
【注释】
①蹇,难。蹇蹇,前一蹇字为动词,犹言犯难,冒险。后一蹇字用如名词,艰难。蹇蹇犹言屡犯艰难,冒险履难。匪,当读为非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往蹇来反。
《象》曰:往蹇来反,内喜之也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出门困难重重,归来笑逐颜开。
《象辞》说:出门困难重重,归来笑逐颜开,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。
【注释】
①反,高亨说:“借为昪。昪,喜乐也(昪与忭同)。”
【原文】
六四:往蹇来连①。
《象》曰:往蹇来连,当位实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出门步履艰难,归来时却有车可乘。
《象辞》说:出门步履艰难,归来时却有车可乘,因为六四阴爻居阴位,像人才正当其位,德符其名。
【注释】
①连,《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连,辇也。”《周礼?地官?乡师》:“大军旅会同,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。”郑注:“辇,挽车也。”《说文》:“连,负车也。”连、辇有相通之处。沙少海先生说:“来辇,犹言来时乘车。”
【原文】
九五:大蹇,朋来①。
《象》曰:大蹇,朋来,以中节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,终予获得大利。
《象辞》说:大难当前,得到友人相助,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,像人节操贞正自能获救。
【注释】
①朋,这里指朋贝。朋来,犹言赚了钱。《象辞》解“朋”如朋友,与经意有别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往蹇来硕①,吉。利见大人。
《象》曰:往蹇来硕,志在内也。利见大人,以从贵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出门困难重重,归来欢喜跳跃。筮遇此爻,吉利,利于会见贵族王公。
《象辞》说:出门困难重重,归来欢喜跳跃,说明志气高昂,奋勇取胜。爻辞说:利于会见贵族王公,说明追随贵人,必获福利。
【注释】
①硕,汉帛书《周易》作石。硕,石均借为蹠。高亨说:“硕,借为蹠。《说文》:‘蹠,楚人谓跳跃曰蹠。’《方言》一:‘蹠,跳也。楚曰蹠。’(此朱骏声说,见《说文通训定声》豫部硕字下)来蹠,谓其来跳跃而行,喜之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