睽(卦三十八)——平实的旅行日记
[
2009/11/07 19:02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睽①:小事吉。
【译文】 睽卦:筮遇此卦,小事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睽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兑下离上)。上卦为离,离为火;下卦为兑,兑为泽。上离下泽,正像水火相克,相克则相生,循环无穷尽,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通现象。所以卦名曰睽。睽,《序卦》:“睽,乖也。”意即矛盾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睽,火动而上,泽动而下;二女同居①,其志不同行。说而丽乎明②,柔进而上行,得中而应乎刚③,是以“小事吉”。天地睽而其事同也④,男女睽而其志通也。睽之时,用大矣哉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睽的上卦为离,离为火,下卦为兑,兑为泽,可见睽卦的卦象是火焰腾冲于上,泽水流动于下。离又为中女,兑又为少女,二女同居共事一夫,其势必妒,志不相投。离为日,兑性悦,象征着臣下以和悦的态度,附丽于君上的光明。睽的六三阴爻,为柔,升进至第五位,可见睽的爻位基本结构是“柔进而上升”,像臣下守中正之道,拥戴君王,附骥腾达。所以筮遇此卦,“做小事吉利”。天阳地阴,则有阴阳交感而生万物。男女异性,则有男女相慕而成眷属。万物具形,则各具秉性而成物类。异中有同,同中有异,异同的作用,是十分重大的。
【注释】 ①二女同居,《易》传认为兑为少女,离像中女,睽的卦象是二女同事一夫,其势必相嫉妒。②说而丽乎明,本卦上卦为离,离为日,像君王,下卦为兑,兑义为悦,像臣下以和悦顺从的态度服事君王。③得中而应乎刚,此以六五、九二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五阴爻,为柔,处上卦中位,九二阳爻,为刚,处于下卦中位,所以“得中”。六五阴爻与九二阳爻,两同位之爻,刚柔相应,所以说“应乎刚”。④睽,乖离,分开,划分。事,功,功能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上火下泽,睽。君子以同而异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离,离为火;下卦为兑,兑为泽。上火下泽,两相乖离,是睽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综合万物之所同,分析万物之所异。
【注释】 ①同而异,同、异均用如动词。同,综合同类,异,析别异类。
【原文】
初九:悔亡,丧马,勿遂,自复①。见恶人,无咎。
《象》曰:见恶人,以辟咎也②。
【译文】
初九:不必悔恨,丢失了马匹,不必寻找,它自会回来,途中碰见坏人,也不会有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遇见坏人之所以无灾祸,意在消除恶人的恶意。
【注释】
①遂,追赶,寻找。复,回来。本卦各爻记录了一个旅人在外旅行所历所闻之事,是实际生活的写照,初无深义。《象辞》穿凿附会,以爻象、爻位的复杂关系,进行了神秘性的解释。②辟,借为避。《集解》本作避。这里意为消除。
【原文】
九二:遇主于巷,无咎。
《象》曰:遇主于巷,未失道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遇着了热情好客的主人,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遇着了热情好客的主人,这说明没有迷失道路。
【原文】
六三:见舆曳①,其牛掣②,其人天且劓③。无初有终。
《象》曰:见舆曳,位不当也。无初有终,遇刚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看见一辆拉货的车,拉车的牛一俯一仰拉得很费劲,赶车的人是—个烙了额,割了鼻的奴隶。起初车子陷着不动,后来终于拉动了。
《象辞》说:看见一个烙额割鼻的奴隶在拉车,爻象表明:六三阴爻而居于阳位,所处不当,像人落入了悲苦的境地。起初不顺,结局倒好,因为六三阴爻上进遇到九四阳爻,像人得到强者的帮助。
【注释】
①舆,大车,曳,拖。舆曳为曳舆的倒装。②掣(chè),李镜池说:“掣,《说文》作*,郑玄本作*。制、切声同。从手制掣,为别体字,正体应作*或觢,义为牛角一俯一仰,拉得很吃力的样子。”③天,李镜池说:“通颠,额。这里指烙额。《释文》:‘天,剠也。’马云:‘剠凿其额曰天。’”劓(yì),割鼻。
【原文】
九四:睽孤①,遇元夫,交孚②。厉,无咎。
《象》曰:交孚无咎,志行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旅人孤单地行路,遇上一个踱子,一同被抓住,情形危险,但终无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交相信任,必无灾难,说明其志得行,目的达到。
【注释】
①睽孤,沙少海先生说:“睽,训乖离,这里指旅人。睽孤,犹言旅人孤单地走路。”②元夫,闻_多说元应读为兀。兀夫,即跛子。交,俱。乎,同俘,犹言被抓。《象辞》解“孚”为信,与经意不合。
【原文】
六五:悔亡。厥宗噬肤①。往,何咎?
《象》曰:厥宗噬肤,往有庆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没有悔恨。瞧见同族宗人在吃肉,孤单的旅人欣然结伴同行,一路平安无事。
《象辞》说:同族宗人在吃肉,前往,必有喜庆之事。
【注释】
①“厥宗”一句,沙少海先生说:“厥,同其,表领属关系,这里指代旅人。厥宗,犹言跟旅人同族的宗人。噬,训吃。肤,这里训肉。”
【原文】
上九:睽孤,见豕负涂①,载鬼一车②:先张之弧,后说之弧③。匪冠,婚媾。往,遇雨,则吉。
《象》曰:遇雨之吉,群疑亡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旅人孤单地行路,见一头大猪伏在路上,又遇上一辆大车,上面满载着打扮得奇形怪状的人。旅人搭弓欲射,后来又放下弓箭。因为这伙人不是强盗,而是去订婚的。旅人照常行进,遇上大雨,但一切平安。
《象辞》说:上九爻辞讲的旅人途遇婚媾之人,开始相互猜疑,几致动武,后来相安无事,照常旅行。这是因为双方疑惧消失了。
【注释】
①睽孤,孤独的旅人,见前注。豕,大猪。负,借为伏。涂,当读为途,道路。或说涂为泥。负涂,犹言背上有泥。亦通。②鬼,这里指打扮奇特的人。③弧,弓。张,指开弓。说,借为脱,指放下弓箭。
家人(卦三十七)——幸福的和不幸的家庭
[
2009/11/07 19:00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家人④:利女贞。
【译文】 家人卦:卜问妇女之事吉利。
【注释】 ①家人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离下巽上)。本卦专讲家庭之事,所以卦名曰“家人”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家人,女正位乎内,男正位乎外。男女正,天地之大义也。家人有严君焉,父母之谓也。父父,子子,兄兄,弟弟,夫夫,妇妇,而家道正。正家,而天下定矣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家人的爻象显示,六二阴爻居内卦的中位,像妇女在内,以正道守其位,九五阳爻居外卦的中位,像男人在外,以正道守其位。男外女内,皆能以正道守其位,则是天地间的大义。家庭有尊严的家长,那就是父亲、母亲。父亲像个父亲,儿子像个儿子,兄长像个兄长,弟弟像个弟弟,丈夫像个丈夫,妻子像个妻子,家道就端正了。能够正其家,天下也就安定了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风自火出,家人。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外卦为巽,巽为风;内卦为离,离为火,内火外风,风助火势,火助风威,相辅相成,是家人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省悟到言辞须有内容才不致于空洞,德行须持之以恒才能充沛。
【原文】
初九:闲有家①,悔亡。
《象》曰:闲有家,志未变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防范家庭出现意外事故,没有悔恨。
《象辞》说:防范家庭出现意外事故,就是警惕未然事变。
【注释】
①闲有家,沙少海先生说:“闲,训防。有,用法同于。闲有家,即防于家,是说一个人对有关家庭的意外事故,都须未雨绸缪,预作防范。”
【原文】
六二:无攸遂①,在中馈②,贞吉。
《象》曰:六二之吉,顺以巽也③。
【译文】
六二:妇女在家中料理家务,安排饍食,没有失误,这是吉利之象。
《象辞》说:六二爻辞之所以称吉利,因为六二阴爻居九三阳爻之下,像妇人对男人顺从而又谦逊。
【注释】
①遂,借为坠,意为失误。②馈,准备饮食以招待人。中馈,即内馈,即家庭饍食。③顺以巽,此以六二、九三爻象、爻位为据,六二阴爻喻妇人,九三阳爻喻男人,六二居九三之下,像妇顺于夫。巽,谦逊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家人嗃嗃①,悔,厉,吉②。妇子嘻嘻,终吝。
《象》曰:家人嗃嗃,未失也。妇子嘻嘻,失家节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三:贫困之家,众口嗷嗷待哺,这是愁苦之事,但能辛勤劳作,可以脱贫致富。而富贵之家,骄奢淫逸,妻室儿女只知嬉笑作乐,终将败落。
《象辞》说:贫困之家,而能辛勤劳作,未失正派家风。富贵之冢,一味嬉笑作乐,则有失勤俭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嗃嗃(hè),通嗷嗷。《说文》:“嗷,众口愁也。”②悔,愁苦。厉,借为励,意为勤苦劳作。③节,犹风。家节,家风,家道。
【原文】
六四:富家,大吉①。
《象》曰:富家大吉,顺在位也②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幸福家庭,大吉大利。
《象辞》说:幸福家庭,大吉大利,因为六四阴爻居于九五阳爻之下,像家人和顺而各守其职。
【注释】
①富,当借为福。经传中,富福二字常通借。李镜池说:“上爻说的是富裕之家而‘终吝’;此言‘大吉’,可证富不是富裕之意,而是借为福。”②顺在位,此以六四、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,六四阴爻居于阴位(第四爻为阴位),是为在位。六四阴爻处于九五阳爻之下,是阴柔顺予阳刚。像家人顺从家长,各守其职。
【原文】
九五:王假有家①,勿恤,吉。
《象》曰:王假有家,交相爱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君王到家庙祭祀祖先,不要忧虑,祖先福佑家人,凡事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君王到臣民之家,说明君臣交相爱护。
【注释】
①王假有家,沙少海先生说:“假,这里当假为格,训到。有,这里用法同于。家,这里指家庙,同于《萃》、《涣》卦中‘王假有庙’之‘庙’;因本卦名《家人》。故改‘庙’称‘家’。家庙是人们祭祖先的地方。”《象辞》解“家”为臣民之家,与经意不合。
【原文】
上九:有孚威如,终吉①。
《象》曰:威如之吉,反身之谓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君上掌握杀罚之权,威风凛凛,权柄不移,终归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上九爻辞讲杀罚立威,终归吉利,因为君上能够内省己身,外树威望。
【注释】
①孚,高亨说:“罚也。”如,犹然。
明夷(卦三十六)--艰难之时思归隐
[
2009/11/07 18:59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明夷①:利艰贞。
【译文】 明夷卦:卜问艰难之事则利。
【注释】 ①明夷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离下坤上)。上卦为坤,坤为地;下卦为离,离为日。上坤下离,是日没入地中之象。太阳既没,天地黑暗,前途莫测,喻君子处艰难之中,既要守正不阿,又要遵时养晦,所以卦名曰明夷。夷,《广雅.释诂》:“夷,灭也。”明夷,意即阳光隐退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内文明而柔顺①,以蒙大难,文王以之。“利艰贞”②,晦其明也。内难而能正其志③,箕子以之④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明夷的内卦为离,离为日;外卦为坤,坤为地,太阳隐没于地中,是明夷的卦象。离为文明,坤为柔顺,然则明夷的品格是内文明而外柔顺。周文王内秉光明之德,外行柔顺之道,三分天下而有其二,犹服事于殷,蒙受羑里之辱,正与明夷卦象相似。“在艰难之中,坚贞守正,终能有利”,正如太阳隐没地中,晦其光明,但终有灿然脱出之时。箕子内秉光明之德,外处艰难之境,仍能坚持正道,至死不渝,正与明夷的卦象
相似。
【注释】 ①“内文明”句,本卦内卦为离,离义为文明;外卦为坤,坤性柔顺。这既是明夷之卦的义蕴,同时又是喻周文王的品德。②《彖辞》释“利”为吉利,释“艰”为艰难,释“贞”为坚贞。③内难,内,指本质,内在美德。难,指艰难,外部环境。④两“以之”,《释文》:“以之,郑、苟、向均作似之。”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明入地中①,明夷。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内卦为离,离为日,外卦为坤,坤为地。太阳没入地中,是明夷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治民理政,不以苛察为明,而是外愚内慧,容物亲众。
【注释】 ①明入地中,太阳西沉,古人认为是隐入大地之中,其光明不显于外而存于地中,取这外晦内明之象,故有“莅众用晦而明”之说。
【原文】
初九:“明夷于飞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①。”有攸往,主人有言②。
《象》曰:君子于行,义不食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“鹈鹕在飞翔,停栖在沼畔。君子离家走,三日无食粮。”筮遇此爻,有所往,则必遭主人谴责。
《象辞》说:君子在旅途中,依礼义不能蒙羞受食。
【注释】
①“明夷于飞”四句,是引诗作占。其中三句是四言,“垂其翼”不应独少一字。汉帛书《周易》翼字上有“左”字,当从之。明,借为鸣。夷,借为鴺,即鸣鴺。鴺声假为鹈,鸣鹈,即叫着的鹈鹕。鹈鹕,一种水鸟,俗名淘河。(采沙少海先生说)②言,谴责,刁难。
【原文】
六二:明夷,夷于左股①,用拯马壮②,吉。
《象》曰:六二之吉,顺以则也③。
【译文】
六二:鹈鹕,鹈鹕,伤于左股,君子负伤,因马获救。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六二爻辞所讲的吉利,是因为六二阴爻处于九三阳爻之下,正像马顺从主人善体人意。
【注释】
①夷,伤。②用,因。用拯马壮,犹言因马强壮善跑而获救。此旬当与“明夷,夷于左股”连看,取此以譬某人负伤因马获救。③顺以则,此以六二、九三爻象、爻位为据,六二阴爻为柔,九三阳爻为刚,六二居九三之下,所以说“顺‘。则,法则。《诗经》:”此物四骊,闲之维则。”即指驰驱的法则。此处当指御者的心意。顺以则,特指马面言,马地类,阴物,正当六二阴爻之像。犹言马顺从,善体人意,故拯救了受伤的主人。
【原文】
九三:明夷于南狩①,得其大首②。不可疾贞③。
《象》曰: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④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在南方的猎区,拉弓射箭,获得一些大野兽。筮遇此爻,占问疾病则不利。
《象辞》说:决心在南方狩猎,大称其意。
【注释】
①“明夷”句,沙少海先生说:“夷,从大从弓会意(《说文》)。这里指弓。明夷,即鸣夷,犹言拉弓发射。南狩,即南方猎区。”②大首,即大头,这里指大头的野兽。③可,闻一多说:“可,亦利也。”④大得,原作得大,转写误倒。据阮元《校堪记》所列各古本改正。
【原文】
六四:入于左腹,获明夷之心于门庭①。
《象》曰:入于左腹,获心意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回到深隐之处吧!走出居室,进入社会,就感到环境的险恶,退隐的念头油然而生。
《象辞》说:回到深隐之处,就满足了退隐的心意。
【注释】
①此爻较难解。李镜池说:“左腹,左室。腹,借为*。古代半地下式的房屋,有复室。左*,即左室。明夷,大弓。心,心本,又叫朱或柘。朱、柘一声之转。这是一种质地坚硬的制弓的上等材料。意谓一出门就找到了制大弓的心木,回到左室开始制作。”高亨说,此爻当读为:“‘入于左腹,获明夷。之心于出门庭。’明夷即鸣雉。腹读为夜,山洞也。之当作小,古文小作↓,之作*,形似而误。”爻辞言:鸣雉入于左边之山洞,君子乃得此鸡雉。(此亦记君子猎逐鸣雉之故事)君子猎逐鸣雉,曾历艰难,故筮遇此爻,出门庭宜小心谨慎。旧注认为此指殷纣王兄长微子,他看到纣王残暴伤明,屡谏不听,知道纣王心意如此,不可挽回,就离开宫庭,逃往周朝避难,以存段商裔胄。这三种说法各有道理,旧注于训诂未免疏失,不及李、高之精。然其大意似有可取之处。作者认为本卦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,一是讲出行狩猎,即初九、六二、九三所述,备道其艰辛,喻言入世之难。二是讲隐退,强调退隐守洁是消除灾祸的良策,并以箕子的行为作为佐证。一出一隐即构成本卦的主要矛盾关系。《彖》、《象》所阐述的卦义、爻义突出的强调了隐退的意义,即是以六四、六五、上六三爻为本。六五爻辞说:“箕子之明夷”,确切地讲,这便是箕子隐退去东方邻国避难的故事。此处“明夷”解如隐退是没有问题的。上六“不明,晦。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”,同样是顺着这个意思说的。以太阳的升降比喻贵族的进退。顺此逆推,六四爻辞“获明夷之心”当解释为退隐之意初萌于心了。从六四爻“获明夷之心”到六五爻“箕子之明夷”,再到上六爻“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”,表现出意念的产生,到付诸行动,最后上升为一般性总结,有一条明显的思想发展脉络和一个合符逻辑的思辩过程。易卦的绝大多数卦中都具有内容的统一,主题的统一和思想的统一这种明显的特点。对这些特点的分析把握是解《易》的一个重要方法。因而明夷仍当解释如卦名所表示的意义,即隐退。左腹,解如字,比喻深隐之处。
【原文】
六五:箕子之明夷①,利贞。
《象》曰:箕子之贞,明不可息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殷亡后,箕子逃到东方邻国避难,卜问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箕子退隐守正,他的光辉形像千古不灭。
【注释】
①此处“明夷”如前注所释退隐。
【原文】
上六:不明,晦。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。
《象》曰:初登于天,照四国也。后入于地,失则也①。
【译文】
上六:阳光消失了,天黑了。太阳初升,君子进仕之象;太阳隐没,君子退隐之象。
《象辞》说:太阳初升,君子进仕,光照四方。太阳隐没,君子引退,国无楷模。
【注释】
①则,学习的榜样。
晋(卦三十五) ——敲响进攻敌人的战鼓
[
2009/11/07 18:58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晋①: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②。
【译文】 晋卦:康侯用成王赐予的良马来繁殖马匹,一天多次配种。
【注释】 ①晋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坤下离上)。上卦为离,离为日;下卦为坤,坤为地。太阳照大地,万物欣欣向荣;君子沐德业,操行天天向上。所以卦名曰晋。晋,《说文》:“晋,进也。日出而万物进。”②康侯,名封。周武王弟。初封于康,故称康侯或康叔。后封子卫。锡,借为赐,赐予。昼,声假为周。昼日,犹言周日、终日、整日。三接,指多次交配。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晋,进也。明出地上①。顺而丽乎大明②。柔进而上行③,是以“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”也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晋,就是进取的意思。晋的上卦为离,离为日;下卦为坤,坤为地,可见晋卦的卦象是太阳高悬,出于大地之上。大地卑顺,处于太阳照耀之下。阴柔之爻由初位排列上升至第五爻位,所以晋卦的基本结构是“柔进而上行”,象征着臣子的事业蒸蒸日升,所以“康侯能够用成王赐予的良马繁殖马匹,一日之内多次配种”。
【注释】 ①明,太阳。下句“大明”亦指太阳。②顺,下卦为坤,坤为大地,大地卑伏顺从。丽,附丽,依附。③柔进而上行,本卦初、二、三、五均为阴爻,为柔,阴爻由初位上升到第五位,故曰:“柔进而上行”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“明出地上”,晋。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“本卦上卦为离,离为日;下卦为坤,坤为地。太阳照大地,万物沐光辉”,是晋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从而光大自身的光明之德。
【原文】
初六:晋如①,摧加,贞吉。罔孚裕②,无咎。
《象》曰:晋如,摧如,独行正地。裕无咎,未受命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攻击敌人,打垮敌人,卜问得吉兆。胜利之师没有捕捉俘虏,没有抢掠财物,不会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攻击敌人,打垮敌人,这是因为将帅能遵循正道,所以取得了胜利。从容部署,克敌制胜,没有灾难,说明将帅能因势制宜,独断于心。
【注释】
①晋,进,这里指进攻。如,犹之,作代词,指代敌人。下“如”同。②罔,无。孚,同俘。裕,《说文》:“衣物饶也。”罔孚裕,意即没有捕捉俘虏,没有抢夺财物。《象辞》于此断句有别,且解“裕”为从容,与经
意有别。参见译文。
【原文】
六二:晋如,愁如①,贞吉。受兹介福于其王母②。
《象》曰:受兹介福,以中正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攻击敌人,压倒敌人,卜问得吉兆。因为得到了先祖母的庇佑获得大福。
《象辞》说:之所以受此大福,因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得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愁,高亨说:“借为遒,迫也。”如,犹之。见前注。②兹,此。介,大。王母,祖母。
【原文】
六三:众允①,悔亡。
《象》曰:众允之,志上行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万众一心,全力进攻,无所悔恨。
《象辞》说:众人信任,其志向就会实现。
【注释】
①允,当借为*。沙少海先生说:《说文》:‘*,进也。’这里*与晋通,指战争的进攻。”从本卦的各爻辞看,这是一个讲战争的卦,依其整体结构分析,此说有理。《象辞》释“允”为信任,与经意不符,又缘此解说为“志上行也”,显系牵强。
【原文】
九四:晋如鼫鼠①,贞厉。
《象》曰:鼫鼠贞厉,位不当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攻击敌人而胆小如鼠,卜问得凶兆。
《象辞》说:攻击敌人而胆小如鼠,卜问得凶兆,因为九四阳爻而居阴位,像人处于不利的地位。
【注释】
①鼫,《子夏传》作硕。鼫鼠五技:一、能飞不能过屋;二、能游不能渡谷;三、能穴不能掩身;四、能缘不能穷木;五、能走不能先人。(蔡邕《劝学篇》王注)
【原文】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①。往,吉。无不利。
《象》曰:失得勿恤,往有庆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无所悔恨,吃了败仗,不要气馁。只要再接再厉,终必转败为胜。无所不利。
《象辞》说:受到挫失,不要气馁,勇往直前,定有喜庆降临。
【注释】
①失得,犹言失利。勿恤,不要担心,不要气馁。
【原文】
上九:晋其角①,维用伐邑②。厉,吉,无咎,贞吝。
《象》曰:维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攻击敌人,必须较量敌我双方的力量,可以考虑攻击敌人的城邑。但其结局难料:或许危险,或许吉利,或许没有灾难,或许正践凶兆。
《象辞》说:考虑到攻击敌人的城邑,这说明王道未能广泛实行,以致属邑叛乱。
【注释】
①晋其角,沙少海先生说:“其,这里用同则。角,训较量。《孙子?虚实篇》:‘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。’”②维,考虑。用,采取。
大壮(卦三十四) ——驯养牲畜写真
[
2009/11/07 18:57 | by admin ]


【原文】 大状①:利贞。
【译文】 大壮卦:吉利的卜问。
【注释】 ①大壮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乾下震上)。上卦为震,震为雷;下卦为乾,乾为天。天上鸣雷,声威显赫。云雷涌动,群阳盛壮,以喻国威显赫,则臣民振作;阳气盛壮,则万物生长,所以卦名曰壮。壮,《释文》:“威盛强猛之名。”
【原文】 《彖》曰:大壮,大者壮也。刚以动,故壮。大壮“利贞”,大者正也。正大,而天地之情可见矣。
【译文】 《彖辞》说:大壮,意即大者强壮。大壮之卦,内卦为乾,性为刚,外卦为震,性为动,刚健而有力故卦名为壮。大壮卦辞说:“吉利、贞正”,因为大者正的缘故。如天道正则万物正,君道正则臣民正,父道正则家人正,标正影直。君子识“正大”之理,则可知天地万物之情状。
【原文】 《象》曰:雷在天上,大壮。君子以非礼弗履①。
【译文】 《象辞》说:本卦上卦为震,震为雷,下卦为乾,乾为天,天上鸣雷是大壮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迅雷可畏,礼法森严,从而畏威知惧,唯礼是遵。
【注释】 ①履,行,实行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壮于趾①。征,凶,有孚②。
《象》曰:壮于趾,其孚穷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伤于脚趾。筮遇此爻,出征则凶,但尚有收获。
《象辞》说:自恃兵强,侵略他国,虽有收获,但信用扫地。
【注释】
①壮,借为戕,伤。《象辞》训壮为强,又以趾代兵,壮于趾,犹言强于兵,与经意不同。②孚,古俘字。《象辞》解“孚”为忠信,与经意异。
【原文】
九二:贞吉①。
《象》曰:九二贞吉,以中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卜问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九二爻辞讲贞正吉利,因为九二之爻居下卦中位,像人守中正之道。
【注释】
①贞,卜问。《象辞》释“贞”为贞正,与经意有异。
【原文】
九三:小人用壮①,君子用罔②。贞厉。羝羊触藩③,羸其角④。
《象》曰:小人用壮,君子用罔也⑤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小人捕兽凭气力,君子捕兽靠网围。卜问得险兆。公羊以角撞藩,结果被篱笆卡住。
《象辞》说:小人捕兽凭气力,君子捕兽靠网围。
【注释】
①小人,指奴隶。壮,强壮有力,这里用如名词,犹言气力。②君子,指贵族。罔,古网字,指围捕兽之网。
③羝(dī低)羊,公羊。触,冲撞。藩,藩篱。④羸(léi),当借为累,即拘系。本卦九三爻辞当为两次占卜记载,文义不可强为沟通。⑤“罔”上原无用字。《校堪记》说:“古本,罔上有用字。”今据补。《象辞》只重述经文,未加解说。
【原文】
九四:贞吉,悔亡。藩决不羸①,壮于大舆之輹②。
《象》曰:藩决不羸,尚往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卜问得吉兆,没有悔恨。因为公羊冲决篱笆,摆脱了拘系,但又被车轮撞伤,不能乱冲乱撞了。
《象辞》说:冲决篱笆,摆脱掏系,恐其冲撞别处。
【注释】
①决,决裂。羸,拘系。不羸,犹言摆脱拘系。②壮,伤。舆,车。輹,《释文》:“輹,本又作辐。”輹借为辐,车轮的辐条。
【原文】
六五:丧羊于易。无悔①。
《象》曰:丧羊于易,位不当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丧羊于狄。筮遇此爻,没有大的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丧羊于狄,因为六五阴爻而居处阳位,是所处不当,像人所处环境不适当,将蒙受损失。
【注释】
①易,声假为狄,即狄人。李镜池说:“这是因饲羊而联系到周人的一件历史大事。周人居豳(邠)时,被狄人侵迫,太王以皮币、犬马、珠玉送给狄人而求和。但狄人不肯,一定要占领周人的土地,太王只好带领周人迁居歧山。在避狄迁居中,狄人抢掠了大量的牛羊。”周人迁歧山后,牛羊更加发展了,弥补了以前的损失。所以爻辞借此故事,表示了筮遇此爻可以无悔。《象辞》则以为“丧羊于易”,预兆将会蒙受损失,因而以六五爻象、爻位“不当”加以解释,故与经意稍异。
【原文】
上六:羝羊触藩,不能退,不能遂①,无攸利②。艰则吉。
《象》曰:不能退,不能遂,不详也③。艰则吉,咎不长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羊角插进了篱笆,退不了,进不了,处境不利。但是,目前虽处于艰难之中,最终可以化解逢吉。
《象辞》说:不能退,不能进,陷入进退维谷之中,这是遭逢不祥。虽陷入艰难之中,最终可以化解逢吉,是说灾难不会长久。
【注释】
①遂,进。②攸,所,代词。③详,借为祥。